步走到朱标面前,恭敬说道,脸上带着一丝敬佩。
“好!”朱标神色欣慰,轻轻点了点头,“将他们全部押入天牢,听候发落!”
朱棣走到朱标身边,由衷赞叹:“殿下真是英明神武,竟能提前识破胡惟庸的阴谋。”
蓝玉也跟着赞叹:“是啊,殿下不仅智慧过人,而且胆识非凡,实乃我大明之福。”
朱标微微一笑,可心中并未有丝毫放松。他清楚,胡惟庸虽被擒获,但旧势力的残余依旧存在。要真正实现改革目标,还有漫长而艰难的路要走。
“好了,别在这儿夸赞了。”朱标摆了摆手,神色严肃,“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将胡惟庸的罪行公之于众,让天下百姓都清楚,是谁在暗中破坏改革!”
“殿下说得对。”朱棣和蓝玉点头称是。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匆匆跑来,禀报道:“殿下,陛下召您前去御书房。”
朱标闻言,眉头微微皱起。父皇此时召见,会有什么事呢?他心中隐隐涌起一丝不安,但还是点了点头,说道:“走吧,去看看父皇有何吩咐。”
他转身,留下一个略显疲惫的背影,缓缓消失在夜色之中,只留下空气中那股淡淡的血腥味,诉说着这场惊心动魄的争斗。
朱标踏入御书房,空气中弥漫的龙涎香,也驱散不了他心头的不安。
朱元璋端坐在龙案之后,神色肃穆,可眼神中却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喜悦。
“标儿,你来了。”朱元璋的声音低沉有力,仿若洪钟鸣响,震人心魄。
朱标上前几步,恭敬躬身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免礼,免礼。”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朱标起身,“你这次做得极好,胡惟庸这个老贼,朕早就怀疑他会卷土重来,没想到真被你揪出来了!”
朱标神色一凛,沉稳说道:“父皇圣明,儿臣也是侥幸,才识破胡惟庸的阴谋。”
“什么侥幸,这是你的本事!”朱元璋龙颜大悦,哈哈大笑起来,“你这次不仅铲除了胡惟庸这个祸害,还稳定了朝局,为改革扫除了障碍。朕定要好好赏你!”
朱元璋大手一挥,高声道:“来人,传朕旨意,太子朱标,智勇双全,功勋卓着,特赏黄金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