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丰富得如同奏响一曲激昂的交响乐。工艺更是精细入微,从刀刃下精准利落的切片切丝,到餐盘上别出心裁的摆盘造型,无一不倾注着厨师的匠心独运。且格外注重时令,春天,鲜嫩的椿芽俏皮入菜,带来春日的蓬勃生机;夏天,清凉的凉瓜闪亮登场,驱散暑热的烦闷,顺应四季更迭,让人四季皆有新鲜滋味可尝。听完廖师傅这一席干货满满的讲解,我内心犹如被点燃的火苗,迫不及待地想要投身实践,一展身手。
然而,我深知在这片全新的厨艺天地里,自己不过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张,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勾勒描绘。虽说心底难免有些发怵,但更多的是一股不甘平庸、渴望拼搏、追逐卓越的热血劲儿。瞧着廖师傅在操作台前熟练地摆弄那些食材与调料,他的手法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我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在心底默默起誓,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跟上他的脚步。
当下,每一道工序对我而言都无异于一座巍峨高山,充满挑战。单是处理食材的基础步骤,就像切配时要保证原料薄厚均匀这一点,我就得反复练习无数次,常常练到手臂发酸。调味更是难如登天,面对那些瓶瓶罐罐的调料,拿捏不准用量比例,调出的味道总是差强人意,与脑海中设想的美味相差甚远。但我骨子里就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同事休息时,我赶忙抓住机会,像个求知若渴的孩子向廖师傅请教;深夜回到宿舍,我依旧沉浸在厨艺的世界里,在脑海中复盘白天学到的每一个细节,仔细琢磨怎样改进才能臻于完美。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进冷菜间,我总是最早一批扎进忙碌的身影。日子宛如指尖流沙,一天天悄然逝去,不知不觉间,手上磨出的茧子越来越厚,我真切地感觉到,那张原本空白的纸张正慢慢被勾勒上色,虽笔触缓慢,却坚定有力,我在这冷菜的广阔天地里,一步一个脚印,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绚烂篇章。
我的第一道冷菜,便是家喻户晓的拍黄瓜,可别小瞧了它,酒店里的拍黄瓜与家常做法相比,那可是有着天壤之别。选料从一开始就暗藏玄机,只选用粗细均匀、顶花带刺的鲜嫩黄瓜,确保食客入口的每一口都能听到那清脆悦耳的“嘎嘣”声。清洗完毕,廖师傅亲自示范那独特的“拍功”,这可不是随手胡乱一拍,而是巧用巧劲,要让黄瓜裂开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