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三年学徒生涯和二十六个师傅 > 第97章 烧烤也是烹饪的一种(2/5)
、重庆川菜调料运用与配方配比差异大。第一天给麻婆豆腐配料,我照搬成都做法,用甜润豆瓣酱、添豆豉提香、撒细腻花椒粉、淋精心炼制红油,成品与店里正宗重庆麻婆豆腐一比,高下立判。重庆本地火辣豆瓣酱辣味浓烈如火焰,我用的显得温婉;重庆做法大把撒花椒,麻味直冲天灵盖,我用量“含蓄”,没激发出霸道口感。

    第二天吸取教训,铆足劲研究重庆本地调料特性,向老板请教香料知识,实操时却因火候不准,调配酸菜鱼调料出岔子。重庆酸菜味道厚重、酸味浓烈,需大量牛油中和融合,我虽控制好原料比例,下锅炒制时火候欠佳,香味未全释放,鱼汤略显单薄。

    好在第三天,似量变引起质变,又或许与厨房烟火气彻底交融。我站在炉灶前,眼中所见老板忙碌身影,耳中所闻传授只言片语,手中所触熟悉又陌生调料。这次,炒制辣子鸡精准把控本地辣椒与花椒热辣碰撞;给回锅肉调味让本地黑猪肉在独特酱料包裹下释放紧实多汁魅力;调配水煮鱼汤底将牛油、辣椒、花椒、酸菜等完美融合,我都得心应手。每一道菜出锅,色香味与店里招牌不相上下。老板见我进步显着,默默点头赞许,还无私分享多年摸索出的配方细节,从细微处的调料增减,到不同季节对口味轻重的把控。

    这三日的学习,让我深刻领悟到,川菜调味天地广阔无垠,成都与重庆虽同属一脉,却因地域风情、饮食习惯差异,孕育出各自独特的风味密码。而我,有幸在这重庆的小巷小店,解锁了其中一部分,收获的不仅仅是配方与手艺,更是对传统美食文化传承的敬意,日后定当倍加珍视,让这份来自山城的热辣美味在更多地方绽放光彩。

    告别了那承载着数日学艺记忆的渝香小馆,我拖着略显沉重的行囊,漫步在重庆熙熙攘攘的街头。心中既有对刚学到手艺的回味,又满是对前路未知的忐忑与期待,脚步不自觉地有些迟缓,仿佛每一步都在权衡着下一个美食方向该去往何处。

    就在这时,兜里的手机猛地“叮咚”一震,打破了我纷乱的思绪。掏出手机一瞧,熟悉的头像,熟悉的重庆妹子那带着热辣劲儿的语音消息瞬间蹦了出来:“拼桌不?”我嘴角上扬,毫不犹豫地按下语音键,笑着回道:“当然可以了,带我去哪里?”

    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