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栖宫
相宜跪在地上,皇后高坐上首,正悠闲地喝着茶,似乎没有看见她。
殿内寂静,不知过了多久,陈嬷嬷硬着头皮提醒:“娘娘,薛大人还跪着呢。”
皇后仿佛这才想起,施施然地放下茶盏。
“本宫差点儿忘了。”她看向相宜,“薛大人。”
相宜以为她要叫自己起来,却不想,皇后只是唤了她一声,接着道:“太子纳妃,你打算如何操办?”
“先前陛下为太子时,有旧例可循。”
“那不行,陛下为太子时,本宫早早被封了太子妃,妃妾入宫,不过是行册封礼,并非大婚。此次太子纳妃,说起来不过是妃妾入门,实则是太子头回大婚,马虎不得。”皇后道。
相宜低头,不卑不亢道:“不知娘娘打算如何办?”
“本宫若是有主意,还诏你来做什么?”皇后不悦。
相宜微笑,“一应大礼,皆仿旧例,妃妾终究是妃妾,算不得太子妃,万不能以太子大婚的礼仪,否则日后太子妃入门,又该如何安排。”
“依娘娘的意思,臣会妥善置办两位娘娘的寝殿,按照民间嫁娶的婚俗,殿下去哪里过夜,便在哪里行洞房礼。”
“那怎么行。”皇后一脸嫌弃,“如此办,杨良媛颜面何存,她日后是要掌管东宫的,必得有拿的出手的大礼!”
相宜:“若要行太子大婚之礼,便要昭告百姓,此举不可儿戏,娘娘若执意要办,便请娘娘先请来圣旨,臣照办就是!”
“你说什么?”
皇后怔住,旋即怒上心头,“你竟敢拿话堵本宫!”
“臣不敢。”
“你敢得很!本宫不过是要你想些法子为良媛增光,你诸多推辞,分明是不将本宫放在眼里!”
相宜无奈。
皇后……实在愚蠢。
她看中杨氏,便要刻意给杨氏脸面。
可那杨氏是良媛,位分比崔莹低,就算要增光,也是给崔莹增,否则,岂不是刻意下崔氏脸面?
她知道跟皇后多说无益,干脆识相地跪好。
“臣是东宫的臣子,一心只为殿下好,娘娘若觉得臣不恭敬,臣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