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协调能力。
2 手部动作:手部动作更加精细,孩子可以用勺子自己吃饭、涂鸦、搭积木等。他们还会尝试自己穿衣服、脱鞋子等简单的自理行为。提供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玩具和活动,如拼图、积木、绘画工具等,可以锻炼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和创造力。
3 身体协调性:身体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孩子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游戏,如踢球、扔球、骑自行车等。他们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提高运动技能。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运动活动,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心理变化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1 自我认知:孩子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喜好、需求和意愿。他们会通过语言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我要”、“不要”等。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多的认识,会触摸自己的身体部位,如眼睛、鼻子、嘴巴等。他们还会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当听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时,会回头或做出回应。
2 自我主张:出现自我主张,孩子开始有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例如,在穿衣服、选择玩具等方面,孩子会表现出自己的偏好。他们可能会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愿意听从别人的安排。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自我主张,给予他们适当的选择和决定权。可以提供一些选项,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决策能力。
3 情绪表达:孩子的情绪更加丰富多样,能够表达高兴、生气、伤心、害怕等不同的情绪。他们可能会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而发脾气,或者因为害怕陌生的环境而哭闹。家长要理解孩子的情绪,给予他们适当的回应和安抚。可以通过拥抱、亲吻、语言安慰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同时,要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地表达情绪,如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通过哭闹、发脾气等方式。
(二)社交能力的发展
1 与他人互动:孩子对他人的兴趣增加,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他们会模仿其他小朋友的行为,与他们分享玩具、一起做游戏等。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亲子活动、幼儿园活动等,让他们有机会与其他小朋友互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