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门上都贴着新对联,她直接上前敲门。
不多时,一名留着两撇胡须的中年男子开了门,笑着问,“姑娘,有什么事吗?”
陈汐见到有人开门,也算是松了口气,她也跟着笑道,“我来买米。”
男子明显有些意外,“你没去王记那买?”
这三日他都不打算开门了,王记搞这一出,谁还到他这里来买?
陈汐说,“那边人太多了,我懒得等,掌柜的,大过年的,送上门的生意你不会不做吧?”
老板哈哈一笑,将门完全打开,“那哪能啊,里面请吧,姑娘打算买多少?”
“买一石精米,不知道你这卖什么价格?”
老板听说她买精米,眼睛又是一亮。
他沉吟了片刻,说出一个数字,“这段日子米都在涨价,平日我们都卖三百五十文,今日你是我这第一个客人,收你三百文如何?”
陈汐点点头,过完年米都会涨价,但是没想到涨的这么狠。
等再过几个月,粮食种下地,大家家里的粮食吃的差不多了,到秋收之前的这段日子,又会再涨一轮。
如此一看,林叶家可真是太良心了,一年到头都没涨过价,难怪这两家要联合起来针对他家。
可惜了,这年头有良心的商人都做不长。
陈汐买了一石米,花了三两银子,和石草一人一袋。
虽然石草力气大,但毕竟还是小孩,陈汐不可能全都让她扛,只让她扛少的一袋。
陈汐扛着米往回走,路程不远,但实在是太重了,她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歇息。
她坐在米袋上喘着气,石草也在她旁边停下歇息,相比起陈汐的气喘吁吁,石草脸色平静得多。
在陈汐的斜后方,一名身穿紫色衣袍的妇人正直勾勾的盯着她。
“她怎么还能买这么多米?”
妇人拧着眉,脸色难看,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陈夫人。
她早已打听过陈汐一家,一家人穷得叮当响,全家除了种地没有任何一技之长。
他们家的地也早已经卖了,在她看来,老黄将地收回去之后,这家人更应缩衣节食,饭都吃不上才对,怎么还能有银子买这么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