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百草杂谈 > 第65章 溪黄草(1/5)
    溪黄草的综合介绍与研究

    摘要

    本文全面阐述了溪黄草,包括其植物学特征、地理分布、传统应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安全性与质量控制。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综合分析,揭示了溪黄草在药用领域的重要价值和应用前景,同时也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溪黄草提供了全面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溪黄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一、引言

    溪黄草(rabdosia serra (axi) hara)作为一种在民间广泛应用且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在传统医学和现代药学研究中都备受关注。它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展现出独特的功效,其化学成分复杂多样,药理作用广泛。深入研究溪黄草对于充分挖掘其药用潜力、开发新的药物以及保障其安全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植物学特征

    溪黄草为唇形科香茶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60 - 150厘米。茎直立,四棱形,被微柔毛,常带紫红色。叶对生,纸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 - 10厘米,宽2 - 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两面均被微柔毛,下面有腺点,侧脉每边4 - 5条,与中脉在上面微凹陷下面明显隆起。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长10 - 20厘米,由具3 - 5花的聚伞花序组成,花梗及序轴均被微柔毛;花萼钟形,长约15毫米,外面被微柔毛,萼齿5,近相等,三角形,先端锐尖;花冠紫色,长约5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冠筒基部上方浅囊状,至喉部宽约1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外反,先端具4圆裂,下唇舟形;雄蕊4,内藏;花柱丝状,先端相等2浅裂。小坚果近球形,径约07毫米,深褐色,具小疣状突起。花期8 - 9月,果期9 - 10月 。

    三、地理分布

    溪黄草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江西、湖南、浙江、安徽、贵州、四川及云南等地。多生长于山坡、路旁、田边、溪旁及林下潮湿处,海拔120 - 1250米。在国外,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不同产地的溪黄草,由于生长环境如土壤、气候、光照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