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百草杂谈 > 第52章 麦冬(1/8)
    麦冬的研究进展: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摘要

    麦冬作为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和丰富的药用价值。本文通过对麦冬的本草考证,明确其来源及历史沿革。从化学成分角度,阐述了甾体皂苷、高异黄酮等主要成分的研究进展。药理作用方面,详细分析了麦冬在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的作用机制。同时,对麦冬在临床各科疾病的应用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麦冬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全面参考。

    关键词

    麦冬;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一、引言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 (l f) ker - gawl 的干燥块根,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之一。其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麦冬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常用于治疗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病症。近年来,随着对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麦冬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本文将对麦冬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二、本草考证

    21 名称考证

    麦冬之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麦门冬”。《本草纲目》中记载:“麦须曰虋,此草根似麦而有须,其叶如韭,凌冬不凋,故谓之麦虋冬,及俗名麦冬。”关于其名称的由来,与麦冬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密切相关。麦冬的根细长,须根顶端或中部常膨大成纺锤形的肉质块根,形似麦粒;且其叶四季常绿,冬季不枯萎,故而得名。在古代文献中,麦冬还有诸多别称,如禹韭、禹余粮等。《尔雅》中称“虋冬,韭荞”,郭璞注:“即麦门冬,叶似韭,冬夏长生。”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提到:“麦门冬,处处有之。冬月作实如青珠,根似穬麦,故谓麦门冬,以肥大者为好。其叶似韭,以四月开紫花,亦有白花者。”这些记载进一步说明了麦冬名称的来源与形态特征的关系。

    22 产地变迁

    麦冬的产地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变迁。《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