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我家小子刚刚读书回来。”
李氏也喜滋滋,做着秀才奶奶的美梦。
姜玥三人去镇上读书的事情,一日之内便传遍了整个村子。
村民们有羡慕,有嫉妒,
“哼,有她们吹得。”
但,他们大多的关注点还在姜玥身上。
“刘大娘也是个苦命人,就这么一个小孙子,整日想着好生培育。”
姜玥也不想自己成了村人舆论的首要目标,但是,由不得她。
当日散学回家,她在众姐姐们的嘘寒问暖中,吃了晚饭后,便和奶奶一起,去了自家新买的荒地。
奶奶一天的时间恨不得做两天用,大晚上的也给利用起来。
不过两日功夫,养鸡的围栏就已经围了不少。
姜玥太小,也帮不上什么忙,只盼着这围栏早日建好,争取在种粟之前,能收获一波肥料。
翌日,姜玥和赵小仓各自带着纸笔书籍,还有干粮咸菜,搭了林小勇家的牛车,由林忠驾车,继续入学。
书院不提供饭食,天天外面买吃的,谁家也不舍的如此花钱。
有了牛车可坐,刘春凤一天付个几文钱,没再推着板车了,她跟着前往,牛车上是一些准备售卖的野菜和鸡蛋,一举两得。
云竹书院。
三个小伙伴各自拿着自己的笔墨纸砚,还有书籍结伴入学。
头一天的诚惶诚恐已经过去,第二天,心思也都放松了不少。
但是,并非如此。
课堂上,他们神情亦变得紧绷。
魏夫子手持戒尺,威严板正。
“昨日咱们新学了三字经,有谁能够诵读昨日所学?”
因他一句话,台下学子中,原本会背的,一个个信心十足。
不会的,则低缩着头,谁也不敢和魏夫子眼神交汇。
他们只垂眸凝视书本内容。
然,字识他们,他们不识字。
姜玥脑中大致过了一遍,就听魏夫子开始点名。
他先是看着堂下,交头接耳的两人,
“吴非!”
是昨日那个小胖子,
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