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再关注。
只是,脑海中思索着张伟的“安排”。
说实话,一直以来,王恢都是身为一个较为古板、不近人情的朝臣。
他与其他朝臣的相处方式,甚至比张家还要“与世隔绝”。
对外,他的态度无比强硬,尤其是与匈奴交涉,堪称妙语连珠,经常怼得匈奴哑口无言。
对内,他更是一副清廉守旧的姿态。
从他很少与朝臣交往就看得出来。
之前,张伟诚挚地邀请他上马车。
但凡是一般的朝臣,早就顺势屁颠屁颠地凑上来。
毕竟,张家这棵大树,可不是想攀上就能够攀上的。
也只有王恢,再三犹豫。
犹豫什么?
犹豫的是影响,不只是对他自己的声誉,亦是对张家的声誉。
如此,足可看出王恢之人。
值得交好。
眼下,在张伟的一番安抚或者说是劝慰之下。
尤其是张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计划中的弊病。
甚至是,间接性的帮他躲开了一场弥天大祸患。
感恩的同时,王恢对于张伟亦是更为信任。
至于张家。
至于张家家主张旺川,王恢是无比的敬佩。
并且,尽管张家势大,但从不仗势欺人。
王恢自恃。
要是自己的家族有如此地位。
内部的混乱就足够让他焦头烂额了。
还有就是,张家,貌似也如他一般。
从不结党营私,从来都是忠于陛下,忠于大汉、忠于天下社稷。
这更增添了几分好感。
再者。
身为主战派,他们先天性的就是立场统一的。
用现代的话来说。
一个战壕的人。
还救过你的命。
此时,王恢放下了最后一丝戒备。
“张尚书,您放心,我王恢无论如何,势必不会拖您的后腿。朝堂上,您只需畅所欲言,我必然是无条件支持,即便是计划不是那么成熟,再等一段时间也,我等也是等得起。如今,我等一定要想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