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已经知晓张尚书之计。臣亦是认为张尚书所言极是。我等大汉与匈奴一战,必须要取己之长,攻敌之短。即为使匈奴难以左冲右突,进而将其斩于马下。张尚书之所言,我的自愧不如。”
卫青朗声开口。
朝堂之上。
刘彻亦是极为动心。
主要还是,张伟话语中的百全必取。
这是什么概念呢?
在大汉与匈奴的争斗之间。
其实一直以来,大汉都是占据弱势地位的。
就比如大汉开国之祖,汉高祖刘邦。
之前就对匈奴发动过战争。
却是被其以轨迹围困白登,甚至差一丝救命丧匈奴刀枪之下。
足可见,匈奴的能力并不差。
往后经过文帝景帝,休养生息。
经历了文景之治。
大汉逐渐从之前天下的纷争中缓过起来,甚至国力更上一层。
然而,即便是如此。
当刘彻想要与匈奴发动战争的时候。
朝堂内外依旧是阻力重重。
主要还是,不少人对匈奴怀揣着一部分畏惧的情绪。
更多的,类似朝堂的投降派,他们所想的自然是偏安一隅。
若是有可能。
他们自是不希望有这么一个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有所争斗。
然而,张伟清楚。
匈奴不是你怕、不去他打,他就放弃侵略中原的野心的。
大汉之于匈奴的政策太过于温婉和谐。
和谐到,没有一丝棱角。
匈奴狼子野心。
即便是大汉,以和亲的态度去教好他们。
依旧会在某一天,他们会找到一个时机,强势撕毁合约。
到那时候,恐怕就悔之晚矣。
汉武帝刘彻。
自始至终就明白这一点。
只是,碍于朝堂之内的阻力,碍于匈奴的实力。
这两点,一直是他难以解决的根源。
然而,张家的出现,张伟的一番谋划布局。
尽管是经历了两年的时间去发酵,才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