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无忌惮。
难不成,他们真觉得张家是软柿子?
真觉得,张家长久以来的与世无争,或者说是不愿与他们争,真的代表着张家就手无缚鸡之力?
实在是荒谬。
张家,素来都是一副老好人的形象。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是最基本的。
在朝堂上,也都是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大汉着想。
所接触的,与其他官员不多,但大多是井水不犯河水。
就这样一个老好人,反倒是因为自家的发展,因为取得了某些功绩,成了被针对的目标。
至于现在,张家不愿意再忍耐了。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直接是引发了朝堂的动荡。
能够看的出来。
刘彻对此事也是隐忍许久。
或者说,他对朝廷上的某些反对的声音,乃至于那么一撮人。
早就是有了拿掉他们的想法。
因为种种原因,因为时机尚不成熟的缘故。
因为缺乏某个借口。
刘彻一直按兵不动。
一直到现在,这群人主动将把柄送上门来。
妄议朝政,这可是要杀头的死罪!
更何况,他们议论的,可是此次大战最大的功臣张家。
如果没有张家,没有他们费尽心力地去扶持主战派,最终形成了大汉与匈奴交战的格局,进而用计让匈奴全军覆没。
此时的大汉,依旧是沉浸在边境匈奴的困扰下。
边患频频。
这是毋庸置疑的。
身为君王的刘彻,在清楚张家贡献的同时,亦是很感激张家所做的一切。
这群人呢?
夸夸其谈,躲在背后乱嚼舌根!
不仅没有任何的作用,反倒是,一个个争名夺利,眼红他人的名利!
如此之人,如此沽名钓誉、无任何能力之人。
刘彻早就想找个由头将他们放下去了。
眼下,不过是借题发挥。
无论是非议张家的。
亦或者是在朝堂中大放厥词,明里暗里与刘彻、与张家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