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说其他人确实可能性不大,可他们这一家不是炮灰嘛,虽说一开始就千辛万苦暂时摆脱了,可万一剧情大神一个想不通突然杀个回马枪,整些有的没的怎么办。
再下来就是报考志愿的事,其实大部分人都不是很清楚到底外面有哪些学校,知道的最多也就是家门口不远的,以及全国都有名的顶头几个,在大家认知的范围内,可以选择的学校并不多。这也就导致大家报考志愿的时候,难免会出现扎堆的情况,到最后很多成绩其实能考上其他学校的,却不幸落榜。
周平安正寻思着该怎么整理一下这方面资料的时候,京城那边又来信了,还是陆舒寄来的,不仅有全国各地数得上名号的学校,还有一些周平安都没听说过的。
认识这么久,周家人是什么性格陆舒也清楚,周平安之前做了什么,她也知道。
“就觉得你们应该需要,虽然周平安同志的成绩不需要这些,可他想做的事,我们多少也能支持一下。”
在京城那边,见得多知道得更多,陆舒也想做点什么,能帮上大家,至少可以让大家出成绩之后,能有更多的选择。
陆舒也表示,之后很快这些东西会再次整理之后刊登在各地的报纸上,也为各地的考生提供更多的参考。
这东西周平安用起来就更没有后顾之忧了。
不过陆舒还有另外的意思。
“以周平安同志的成绩,想必报考哪里的学校都有余裕,但个人建议,京城毕竟是我国首都,不论是从资源配置还是政策相应,都是全国一流,理应是周平安同志的第一选择。我也明白周平安同志可能会担心无法照应家中,做出离家更近的选择,但这事尚有其他解决的方法……”
需要解决的,还就是许红芹和周舟怎么安置的问题。
其实按照陆舒的想法,就算周平安考去了京城,和许红芹和周舟暂时分开的时间也就年,到时候周平安在京城安顿好了,再接母女俩去京城就是理所应当。
可她也明白周家人之间的羁绊和感情,而且以周平安的实力,恐怕不论去哪个学校,都能学出好本事来发光发热。
陆舒就想着要给京城这边扒拉一个人才,不管是尹家还是陆家,都愿意结这个善缘。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