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当皇帝,被后世直播日常 > 第141章 报院构想(1/3)
    至于办报纸,刘景让天工院继续研究,把价格压下去,狠狠地压下去,但是不能用那种普通的拿起来就掉渣、一揉它就碎,那肯定不行。

    刘景要求不多,要一种极度廉价,但是能折叠不容易烂的纸张,要大一点的。

    刘景看了眼徐庶,又看了眼周瑜。

    犹豫片刻,说道:“办报纸,孤准备建一个秦王半月报,每半个月一个周期,将这个周期内,好玩的、新奇的、孤和文人儒生写的诗作文章、王府的政策,朝廷律令等,均可上报。”

    “凡秦王府管辖地区,下探要到乡、到亭,要让每个里的百姓,都能接触到孤的报纸,让他们知道,孤为了百姓,都下达了什么政令,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关注他们生活的人,总之最重要的就是,一方面增强老百姓对孤的拥戴,一方面也加强老百姓对政令的理解和支持。”

    “将来可以扩散到大汉各地,既可以充当孤的口舌,也可以充当孤的眼线,秦王府的手,也能伸到那所谓的士族豪门所能接触到的任何角落。”

    “这个机构,孤想好了,便叫做秦王报院。”

    刘景紧紧盯着徐庶:“元直,你可愿意做着第一任报院院首?”

    徐庶心脏一紧,热血上涌:“庶,愿为大王爪牙,总领报院,为大王尽忠。”

    周瑜有些艳羡的看了一眼徐庶老哥。

    刘景拉着徐庶的手:“孤知元直向往征战,但是孤可以无条件信任的,才华横溢的腹心之人,唯有你与瑜弟二人。瑜弟尚小,卿当勉励之。”

    不等徐庶回答,刘景继续画大饼道:“孤也向你保证,待来日局势生变,元直定是秦王府兵马的一路总管,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徐庶坚定地一拜:“臣,定不负大王重托。”

    周瑜的眼神,更酸了,若是瑜再大一些,大王会不会

    徐庶和周瑜虽然挂的都是武勋,但熟读经典,年少好学,也算是饱读诗书了,在刘景的铁粉中,算是少有的能以文人自居,干文人活计的臣子。

    刘景琢磨着,以元直的本事,不出意外的话,干报社的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遇到报院这种,开大汉文坛先河的盛举,他徐庶自然是当仁不让,就该挺身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