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当皇帝,被后世直播日常 > 第146章 科举制的不合时宜(1/2)
    若是利用自家家族的名望作保,去找各大士族的掌门人商量商量,想来是可以将他们的藏书交换过来,就利用互相学习一番的名头。

    到时候还给他们一份纸质版的,应该是没问题的,毕竟以荀家和钟家的声望,总不至于去坑取同为士族的家族的藏书吧。

    一方面可以达到增强秦王府藏书的目的。

    而另个一方面,呵呵,有印刷术这等神器在手,那有第一本,就有第二本嘛。

    自己毕竟是追随大王的老臣,大王印书,肯定不会只印刷一本,到时候自己从中抽取一本,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这样一来,自家的藏书质量,岂不是也会因此而飞速提升qaq。

    这样一想,大王这个发明,对我等最早追随的家族来说,还真不失为一件美事哦~~~

    看到众卿无心议事,也知道他们心中所想。

    刘景懒得再留他们,当下摆摆手。

    “罢了,还有最后一件事,孤已决定,办一家报院,就叫做秦王报院。”

    “徐庶为院首,周瑜为总编,负责打造秦王府半月刊。”

    刘景威严的目光扫视整个大殿。

    众人尽皆畏惧,恭敬垂手。

    “望诸卿勠力同心,帮扶新部,元直、瑜弟,你二人上点心,最好让秦王报院能早日成型,开院出报。”

    “喏!”

    群臣应诺。

    在刘景的示意下,众人鱼龙而去。

    刘景看着众人纷纷离去,嘴角突然上扬。

    喃喃道:“希望一切顺利吧。”

    至于刘景后续设想的科举,深思之后还是决定先不拿出来。

    虽然科举制度的确是个创新之举,但其实,在前期,甚至是百十年内,科举都没为国家录取几个人。

    录取的大多还是权贵手中的玩物罢了。

    而且这种跨时代的政策,很大程度上,还容易引起权贵世家的警惕,波动他们本就敏感的小神经,引起反弹和抵制。

    刘景目前还没做好与天下世家豪门为敌的准备,所以对刘景来说,科举制归根结底是不合时宜,就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还是将科举暂时搁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