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当皇帝,被后世直播日常 > 第169章 到宜阳文学院抓壮丁去(1/2)
    也怪不得刘景着急。

    凉州羌乱和匪盗,断断续续的缠着凉州上百年。

    北地郡和安定郡两个靠北边的郡,甚至因为凉州乱象,导致郡治和百姓官吏内迁,大汉朝廷的威望在凉州可以说是近乎为零了。

    从前汉到如今,凉州就没在真正意义上消停过。

    而且到了汉末还出现了一种风俗,那就是出现了所谓的义从,人数还不少。

    什么义从羌、义从胡,那叫一个层出不穷啊。

    关键是在凉州的汉军中,比例还不少。

    全靠着汉朝廷树立的凉州武将,用个人威信和魅力,去征服压制。

    汉朝廷的威信和声望,在这种边陲之地,那都是颜面扫地的。

    这么发展下去,若西北的汉军中出现一位野心勃勃的将领,那对大汉来说可就是天大的灾难。

    近在眼前的例子,凉州三明,皇甫规、张焕、段颎,他们在西北功勋卓着,但是他们麾下的凉州军,在某种意义上,和他们的私兵差别不大。

    作为西北本地靠军功起家的狠人,是实打实的能臣,但他们也是羌乱一平定,便被朝廷解除兵权,调到朝廷另外就职,兵马另外派人节制。

    但是后来这招用到董卓身上,那就不成了。

    董卓当然知道兵权的重要性,那是抓的死死的。

    直接说湟中义从何匈奴骑兵,那都是跟着他南征北战多年的,说是他们收了自己很多恩惠,舍不得分别,离不开自己云云

    当然董卓说的也是事实,领导他们怎么说也有十年了,威望不是落魄的朝廷能媲美的。

    这事还愣是把汉灵帝刘宏气的起不来床,但是汉朝廷都拿他没有办法,可见凉州局势和军政都糜烂到了何等地步。

    不能等了,早一点解决凉州乱政,秦王府的后方,就会更加稳固。

    还有就是,老爹刘宏的谥号问题。

    刘景很清楚,眼下就是中平三年了,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新年过去。

    刘景满心都在西征平乱,收服凉州之上,所以这个年过的,那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沙场春点兵!

    刘景让荀彧和钟繇负责春耕,将农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