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帮着房东太太做饭,东北大炕配农妇,别有一番风味。”
此时,我连骂四驴子的欲望都没有了,淡淡道:“你说的配字,是作为名词的搭配,还是单字作为动词?”
“滚犊子,你也不说人话了。”
说完,四驴子愣了一下,认真道:“哎?狗哥,这离你老家不远,要不陪你回趟家吧,去出生的村子看看,你师父还活着吗?”
“不回去,打住,咱研究渤海王陵,找个老萨满,问问传说故事。”
“回家看看吧,出来多少年了。”
“哪他妈有家了,明天咱们上山,先印证一下猜想。”
这些都是我的猜测,不管是否合理,也得找到证据去佐证。
以目前的条件,最好找的就是风葬的痕迹了。
想要找到原来的停尸台根本不可能,得找点其他东西。
风葬中有一个步骤是陪葬过世之人的三宝——宝马、猎犬、打猎刀或者弓箭。
打猎的武器一般入棺,露在外面的东西早就没了,猎犬的骸骨太小,不好找,寻找马骨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东北风葬中,马是最重要的,棺材放上停尸台后,萨满会杀死者的马,然后把马皮扒下,马肉埋入地下,用马皮把马头及五脏包起来,挂在树上,具体的作用我也不知道。
斗胆猜一下,可能是为了酬谢山林的野兽,意思是吃马肉果腹,不要在亡者的身躯了。
东北主要的食肉动物是东北虎和熊瞎子,这俩玩意的领地意识很强,一般都是单独存在,一匹马,够吃很久了。
如果我们能在山上找到被埋葬的马骨,至少能说明存在过风葬。
东北的山,东北的河,东北的铁锅暖和和。
为啥暖和和?
因为夜深人静之时,房东太太抱了一把柴火进屋,她要烧水。
为啥烧水?
试想一个场景。
月色皎洁的东北夜。
屋外,蟋蟀鸣叫,时不时有一两声鸟鸣。
屋内,白气缭绕,房东太太蹑手蹑脚盛了一盆温水,她轻轻洗了毛巾,小心翼翼地伸进衣服内擦拭身体,时不时发出一声低吟。
滴答的水声,撩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