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月烬明55
关于徐妙晗体内的魇玉碎片——荆玉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把未凝聚成功的妖丹称作魇玉,但既然已经有了魇之藤,魇之花,也不差一块魇之玉了
回到原话,关于徐三的妖化问题,逍遥宗给她寄回了一些凝神静气的经书和心法,附带师尊回信——〖半妖残魄,夫惟封锁镇压为主,日复一日以道经梵文明心静气,濯洗体内污浊之气,之后再图泯灭之法〗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就是说现在没办法抹杀她体内的妖力,所以为了不受妖物蛊惑,徐三最好日日研读静心凝神的经书。
荆玉把经书和心法给徐妙晗送去,让小徒弟看着点儿,就继续去研究优质高产的稻种了
等到她结合空桑给她寄回的老族长生前研究的口感软糯的优良种,而杂交出了谷粒饱满、成熟时间短、口感软糯的三代稻种,已经是她来到两宿山的第三个秋天了。
小徒弟第一年就离开了,荆玉本想弥补一二,请示了师尊后教了他引气入体的基本心法,可惜小徒弟跟她一样,莫说灵根了,一丝半缕的仙缘都莫得
荆玉记得当年她拿到《逍遥心经》后如获至宝,引气失败后如弃敝履的前后反差,小徒弟跟她差不多,走的时候《逍遥心经》就随手摆在了竹楼推窗边上,一日大雨,她到二楼关窗时发现了这本逍遥宗的传承心法,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却又忽生几分怅惘。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她也曾少年轻狂,识得乾坤之大,梦里尽是满堂花醉、三千明灯,便是那天上星辰,仰卧清河间,亦觉只手可摘
可梦终归是要醒的,明月不常圆,想留的已失去,想要的求不得,世间种种遗憾,也不过是在这字里行间的缝隙里挣扎未果
正如 她这半生郁结所在,无非是拥有太多,却又恐惧失去,也正是因为这样,她一直在失去,也一直不敢求
她有故乡,家在东海空桑,可她恐预言成真、惧空桑为她所累,所以年少离家不敢归
她不敢与人深交,不敢轻举兵戈,不肯进退不得,所以她把自己拧巴成了自己都厌憎的可怜模样
空桑是世外桃源,逍遥宗是安宁异乡,可预言就像烙印在她心间、捆扼在她咽喉的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