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反物质粒子加速器原型机一代,将在一周后完成3d打印任务!”小咪的声音出来。
肖毅才从忙碌的状态中松了口气。
反物质的制造工程非常复杂。
以往蓝星的主流技术是需要许多大体积的高科技设备,比如大型粒子加速器。
只有大型粒子加速器的真空环境,才能实现电子和正电子的湮灭。
但是吸收了喵爷传输的反物质技术之后,肖毅推翻了蓝星主流大型粒子加速器的做法,而是大幅度将反物质制造装置缩小至了一立方体积大小的设备之中。
反物质几乎可以认定为宇宙的“终极能源”。
1克反物质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3万吨tnt爆炸带来的能量。
但是以蓝星现有的技术水平,要造出一克反物质,除了投入大量的科学家和人力,还需要花费十四年的时间,以及上千亿的美金。
这样巨大的投入,显然是太不划算了。
反物质的首次发现,还要追溯到1995年,人类首次成功制造出了反氢原子。
在我们的常识里,氢原子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围绕质子做周期运动。
如果光是这样说你觉得难以理解,那就可以想象一下,蓝星围绕太阳旋转的图画描述,相信你就可以理解了。
人类首次制造出的反氢原子的结构和氢原子结构是一样的,但和氢原子有所不同的是,反氢原子的质子带负电,围绕质子旋转的电子却是带正电。
也就是说氢原子和反氢原子,除了质子和电子所带的电性,以及电子的运动轨迹不一样之外,其他都是一样的。
反物质从理论上研究,也是存在的!
相对论和洛伦兹变换等理论,在量子力学却不适用,才逐步诞生了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公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薛定谔方程方程,却是只能满足量子力学的非相对论的形式,而狄拉克方程正是基于薛定谔方程的不足之上提出来的。
狄拉克方程的神奇之处在于,人类通过求解狄拉克方程发现电子可以带负电!
那也就是意味着,通过理论能够确认反物质的存在!
紧接着,蓝星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