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情满六零年代 > 第11章 准备赚钱票(2/3)
她就跟着自己转成京南市户口了。

    这会儿这样情况的黑户不少,之前战争年代,户口这类资料丢失的人不少。

    后来解放了,不少村里人一辈子都不出门,哪知道户口、介绍信有什么用?

    农村结婚都早,不到结婚年龄就举办了婚礼,大多数都没有领结婚证,生了女娃更是连户口都懒得上。男娃还是到了上学的年龄后才去上了户口。

    宋治国离开后,张瑞就放下毛巾,锁上房门,顺手拉灭了灯泡,进了空间。

    她不能什么都依靠别人啊!明天就去找黑市的位置,卖些粮食换些钱票,她要在六七十年代里开始新的生活篇章。

    现在城镇居民吃的是供应粮,可是粮食种类很少,分为细粮和粗粮。

    精米、白米、精面、挂面这些细粮都少有供应,属于有钱都没有地方买的奢侈品。

    粮票也是有区分的,分为细粮票和粗粮票,只有用细粮票才能买到细粮,粗粮票只能买到高粱面、红薯干、荞麦面之类的粗粮。

    但是人一直吃不上细粮,时间长了就挨不住了,排泄都成了问题,尤其是家里有孩子和老人的,更是不好受。

    想要买细粮的人家也会私底下找人换些细粮票。五两的粗粮票才能换二两的细粮票。

    可是,有细粮票都不一定能买到细粮,偶尔能买到些面粉,也是最差的普通粉,做出来的面条和馒头都是黑不溜秋的,口感也不好。

    特级的精面粉、上好的白面粉和稍微次一点的富强粉,那都是很稀有的。更不要说水果、各种肉类、鸡蛋、红糖……那更是供应稀少。

    人口多的家庭,多是靠吃粗粮填饱肚子,就这也只是吃个半饱,要想吃饱,还得偷偷去黑市或乡下买点粗粮贴补。

    她走到粮仓区,这里堆了不少用布口袋装着的面粉、白米、玉米粉、小米……

    面粉是用石磨磨出来的,品相和这个时代的白面粉差不多,比之张瑞囤的面粉自然是差点。

    布袋里装的大米是用石臼舂出来的,和现在的白米差不多。

    她取出在超市里收的台秤,把大米、白面、玉米面都均称5斤一袋。又把自己在超市收的散装红糖,用包点心的油纸都包成一斤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