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情满六零年代 > 第23章 讲述(2/3)
织,成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

    她和志同道合的战友张石坤在领导的见证下,结为了革命夫妻。

    张石坤祖籍山东,出身于地主家庭,父母早亡,只有一个大哥张继民,很早就参加了革命队伍,在大哥的影响下,他弃笔从戎也参了军。

    齐佳莹和张石坤先后牺牲后,张继民悲痛万分,亲自到齐家祖宅报了丧。并承诺从今以后,他要替自己的弟弟和弟媳尽孝。

    他也的确是做到了,没有他的提前安排,夫妻二人早就受到冲击,能不能活着还是两说。

    张瑞对自己这位素昧平生的大伯顿时是好感倍增——有情有义、言而有信。

    侄子齐宣华是曾宝岱一手带大的,品学兼优,孝顺识礼。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出国留学,毕业后就留在花旗国经商。

    齐恒远把齐家在国外银行存储的家族资金全部转到了他的名下,作为他的起步资金。他也确实争气,将事业做的风生水起。

    解放初期,齐宣华娶了港城的一位名门千金,就此定居港城。

    夫妻二人多次要把二老接走尽孝,都被他们拒绝了,女儿、女婿还葬在这里,齐家的祖宅也在这里,他们舍不得离开。

    1954年,齐恒远积极推进了齐家缫丝厂、棉纺厂的公私合营化,又受到了领导人的接见。

    1966年分红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这时候的运动的苗头已经露出来,齐恒远感觉到了不安,夫妻两个人商议后,除了多年的分红,他们把所有的明面资产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运动开始后,在张继民的建议下,他们从苏市老宅搬到了京南市这处小院居住,苏市老宅在张继民的运作下保留了下来。

    京南市这处宅院,是曾宝岱在京南大学读书时,岳父着人买地建造的。经历过多次战火洗礼,这附近不少小楼都被毁坏了,这栋小楼倒是完好的保留了下来。

    曾宝岱的哥哥,在解放初期就带着年迈的母亲、妻子、儿女出国了。临走时,母亲把带不走的资产都留给了她,沪市、苏市的房产也过户到了曾宝岱的名下。

    听了外公的讲述,她不由得为他们捏了一把汗,资本家出身、有国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