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12点多,雨滴打在小楼的屋檐上、街头巷尾,那清脆的雨声犹如珍珠落入玉盘,清脆悦耳,让人陶醉其中。
张瑞睡不着,打开樟木箱子上的台灯,趴在小楼的雕花窗前听雨声。实在是脑子有些发轴了,她大半夜地走出了院子,打着伞在街巷里散心。
现在的巷子里可没有路灯,不过从末世过来的张瑞可不会害怕。小楼后的巷子比较宽阔,住着三四户人家,条件都不错。
其中一座门前生长着高大的梧桐树,院墙上爬满了凌霄花的民国老屋,原本是京南大学一位教授的住宅,文革初期他带着家人出国了。
老屋收归国有后,分给调到京南市工作的革委会宣传组的组长居住。听刘阿婆说,这位女组长是土生土长的贫下中农,县里一个大队的大队书记,优秀的基层干部。
运动开始后,不知怎么得了京南市革委会主任的青睐,把她从农村直接调到了市革委会工作。
老屋里还住着她的丈夫,来到京南市后就进入钢铁厂保卫科工作,是一个老实木讷的农村男人。他们还有一个女儿,刚满5岁,由婆婆照看着。
张瑞正思绪游移地站着发呆,巷子里突然闪烁着手电的亮光,还有两个影影绰绰的身影,他们是从那座老屋的院门里走出来的。
她迅速把雨伞收进空间,躲在巷子里一棵高大的香樟木后,好奇地盯着两个身影的动作,除了淅淅沥沥的雨声,她听不到任何动静。
那个瘦小的身影是个女人,她打着雨伞、拿着手电筒走在前面。另外一个高大的身影是个男人,他拿着铁锹跟在后面,他们一前一后地走在巷子里。
民国老屋旁是一片废弃的园子,园子里有一棵高大耸立的银杏树,两棵香樟树,一棵海棠树,其他的花花草草已经被杂草覆盖。
男人拿着铁锹在银杏树下挖着土,等了许久,应该是大坑挖好了,他们一起回到老屋里抬了个大箱子出来。感情是夜黑风高时,一起埋宝藏。
箱子放进大坑里后,他们又跑进老屋一趟,抬出另一个大箱子放了进去,好东西还不少呢!
两个大箱子都放进去后,男人就开始朝坑里面填土,做完这些后,他们抬头环视四周,张瑞已经闪身躲进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