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打开门,郑忠毅推着自行车走了进来,手上拎着一个布袋子。
“大叔,您是闻着香味儿来的吧?”
“确实很香!”郑忠毅在院外就闻到了一股香味,不用想也知道小丫头在做好吃的。
“我做了面包,还有叫花鸡。”
“那我确实有口福,这个是给你的,慢着点儿。”
“这是什么?”
“他们在一个高级将领家里查抄的咖啡机,扔在革委会仓库的角落里,我觉得可惜,想来你应该喜欢,就带回来了。”
张瑞小心翼翼地取出来,用报纸包裹的很严实。她一个一个打开装在一起,是一套精美的黄铜比利时咖啡壶,还有一台老式手磨咖啡机,铸铁制造,实木底座。
“我寻了一包云南朱苦拉咖啡豆,够你喝一阵子了。”
“谢谢您,现在咖啡豆不好弄吧?”
“还好,虽然不少咖啡树被毁,种植上了其他作物,还是保留下不少的。毕竟村民已经习惯了煮咖啡、喝咖啡的传统。”
“习惯了?”
“法国传教士田德能神父不仅为朱苦拉村带来了咖啡树种,而且促进了咖啡文化的传播,使朱苦拉村成为了花国咖啡的一个重要起源地。”
张瑞认真地听着她不知晓的咖啡文化,她过去喝咖啡仅仅是因为喜欢那种味道,对它的文化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最初茱苦拉的咖啡只供给教士饮用,一些当地的村民,他们随着神父也喜欢上了咖啡。”
“村民会在自己煮饭的大铁锅里焙炒,然后在磨面的石磨上磨细咖啡粉,最后就像煮药茶一样,用纱布包起来在茶壶里煮。”
“现在这个偏僻的西南村庄还会用咖啡招待客人。”
“民国时期的咖啡馆可是很流行的,我听说,许多人去咖啡店,不一定喝咖啡,而是吃女侍者。大叔知道吗?还有一句流行语,咖香十里,不如吃你!”
郑忠毅看着张瑞亮晶晶的眼睛,一副饶有兴趣的模样,微不可察地掠过一丝尴尬。
“民国时期,因为有咖啡馆这个公共空间,文化热潮才得以萌发。很多文学巨匠是咖啡馆的常客……”
张瑞把咖啡豆倒进海棠花玻璃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