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问题,对于西凉这个偏远落后的地方来说,改革创新虽然听起来很动听,但很可能是夸夸其谈,我认为老百姓还是脚踏实地的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多养几只羊,多种几亩地更实际。”
“是啊,”电视机旁的许多老百姓也深有感触地点起头来。
叶飞立即明白这是西凉经济发展的问题,说:“考官,我觉得您的这句话,有些因循守旧了,而且至少存在这样几个逻辑错误,第一,我们西凉落后是现实情况,可是偏远我并不苟同。西凉地处中亚中心,怎能说的上是偏远。最近,我们国家已经和周边国家达成协议,和俄国、蒙国、哈国建立关系,想一想,如果全面开放口岸通商的话,我们就成了华夏与中亚四国边界之间的交易区、集贸区,你还能说西凉偏远么
第三,你没有顾及到资源的稀缺性。诚如你所说,不如扎扎实实地多养几只羊、多种几亩地,我想提醒你的是,在土地资源已经达到极限的条件下,你如何多种几亩地,多养几只羊?去哪养?我们的土地是有承载量的,粗放的条件下我们的养羊的数量已经达到极限,牲畜的数量再多下去,草场就要退化,甚至沙漠化,而且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一点牧民朋友们十分清楚。”
“你的意思是现有条件下,养殖和种地就再没有希望提高产量?农民和牧民就再没有希望走向富裕之路?你有些悲观了,考生。”2号考官继续追问道。
“考官,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你又错了,产量和走向富裕是两个概念,物以稀为贵,东西不是多了好,西凉现有条件下,农牧业不是提高产量的问题,而是品牌走出巷子的问题。刚才我已经说了,我们有许多优势资源,比如,我们的牛羊肉在全国是最环保最生态的,可是我们的价格却比垃圾肉的价格还要低,主要问题是我们的产品没有走出去,仅在我们内部消耗。我记得华夏的黄河大鲤鱼,以前也曾是六七元每公斤的价格,后来因为宣传到位,迅速打响了名气,几年就上升到80元每公斤,现在好像已经200多元每公斤了吧,价格翻了至少15倍。我们有这么好的一流的产品,价格却上不去,比如西凉大尾羊,体大如牛,尾大如盆,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拉的是六味地黄丸,自古以来就被作为贡羊,什么是贡羊,那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