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谁家难民带路引啊!
“什么当铺?”韩执此时就直接吐槽一句了:“谁家当铺开山间路口啊?而且这还是官道开口,还敢在那里开当铺?”
官道是什么?专门供朝廷官员、信使等往来通行的重要道路,戒备森严,周边的营生都需经过严格审查。在官道开口处开设当铺,这本身就透着一股诡异。
“这当铺存在多久了?” 韩执看向章询,目光锐利如鹰。
章询思索片刻,回道:“回韩少卿,据附近村民所言,这当铺自三年前黄河改道之后,似乎就出现了那里了。”
“虽说感觉很怪,但是他们也是干的正经当铺营生,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人去查”
三年前黄河改道,恰恰与张尧佐用红胶泥置换薄田、礼器失窃等事件处于同一时期,这家当铺的出现绝非偶然。
“那他呢?”韩执此时指了指刚刚被他喊过来的衙役,“你先去吧,你还有什么事情要安排他的吗?”
章询此时才想起来,道:“就是关于那家当铺的其他信息,属下此时还需要去一趟谏院。”
韩执点点头,摆摆手道:“那你先去吧,剩下的我会问他。”
待到章询离开,韩执就转向,转身朝着大理寺里面继续走,问衙役道:&34;你继续说说,那家当铺叫什么名字?&34;
衙役恭恭敬敬地跟在了从怀里取出了一个牛皮卷宗,道:&34;复韩少卿,那家招牌写着&39;昌记当铺’ 。我们盘过了,这个人也是突然之间就在开封府里出现的。&34;
“突然出现的?那怎么可能没人察觉?”韩执此时就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问道:“难道当时吏部没有调查过吗?他的名字叫什么?有没有被登录在册?”
虽然说,三年前黄河决堤,肯定有难民流亡进来的。但是出于规矩,就算流民不入城,吏部那帮人也是需要把每个流民都登记起来的。
韩执伸出手,衙役瞬间会意,把手里的牛皮卷宗递了过去。
翻开第一页,流民登记册上墨迹斑驳:
&34;皇佑元年六月,吕安,澶州顿丘人,左腕烫伤,持顺天府路引。&34;
他的手指突然顿在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