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北宋,开局娶走苏家八娘 > 第305章 琼林宴论道(2/3)
入词,看似不登大雅之堂。他写歌伎的才情与无奈,写旅人游子的漂泊之苦,这些难道不是世间百态的真实写照?”

    “我们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如今有幸为官为士,却对源于民间的表达嗤之以鼻,这合适吗?读着了圣人的书,真以为自己是圣人了吗?”

    由于韩执这一番话过于尖锐,导致

    赵宗实趁机举杯朗声道:\"韩兄这番话,让我想起太宗皇帝当年御批柳永 " 且去填词 ",不想却成就了一代词宗。今日韩兄之《戒网》,何尝不是另一种 " 奉旨填词 "?\"

    此语一出,满座皆惊。赵宗实身为皇家人,竟将韩执与柳永相提并论,就有一点像是在暗示官家对《戒网》的默许了一样。

    一位身着胡须有些花白的老进士缓缓起身,眉头紧锁,拱手道:“韩状元,老朽承认柳词确有真情实感,然诗词之格律,乃千年传承,若因求新求变而弃之不顾,恐失诗词之根本。”

    “以往我等过于执着于诗词的形式与格调,却忽略了其根源与内涵,这是事实。可若诗词创作皆如《戒网》这般打破常规,是否会让诗词变得杂乱无章,失去评判标准?”

    韩执眉头一挑——老的终归是老的,但是韩执可比他精多了,道:“世界是会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中,有动就有变。诗词之道岂能效法刻舟求剑?”

    “而且,我有一点不明,先生口中的那个‘评判标准’,又是什么?”

    老进士微微一怔,显然没料到韩执会如此反问。他沉思片刻后说道:“评判标准,自然是以历代诗词大家所遵循的格律规范、行文准则为依据。”

    “像李杜诗篇,格律严谨,意境雄浑;温韦词章,词藻典雅,情感细腻,皆为后世典范。诗词创作,理应朝着此等高度努力,方能不辱没文学正道。”

    韩执笑了笑,说道:“李白终身未能如愿在仕途长久,终生只可漂泊四方,与酒作伴。杜子美更甚,一生穷困潦倒,空有报国志,却无报国力。”

    “先生虽老,但是已中进士,和他们能一样吗?他们的诗词都是从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里写出来的。”

    “若你说以他们为标准,那我偏说无人能达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