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 第73章 天启八年会试(2/3)
一道,第三场考经史策五道。

    此次会试,朱由校遵循惯例,既没有改变科考内容,也没有定下考试题目,连范围也没有给施凤来划一个。

    一是他不懂,二是没有必要,三是还不到时候。

    八股取士虽然限定了考生们的创新能力,但它也的确为大明筛选出了最聪明的那一拨人。

    而且,八股取士已经运行了两百多年,外加此时的大明内忧外患,已经够乱的了,朱由校不想没事硬给自己找麻烦。

    他每天都被如何搞钱,如何整饬军备,如何平定各地叛乱,如何赈灾等一系列头疼地事情伤透脑筋,根本无暇顾及科举改革这个不太紧急的事情。

    应试举子们考试用的考棚一词,来源于因永乐朝财政困难,贡院的修建异常的潦草,多是用木板或苇席等廉价材料搭成考棚,四周再用荆棘围成简易的外墙。

    好大喜功的朱棣五征漠北、兴建北京城、疏浚大运河与修着《永乐大典》,在其它的事情上自然就没了多余的预算。

    用简易木板或苇席搭建的考棚,非常的不安全,尤其是在二月进行春闱大比的时候,就更是火灾隐患的频发期。

    因考生吃住都在考棚内,外加二月的京城天气格外冷,考生需要用炭火做饭和取暖,晚上也要用蜡烛照明,稍有疏忽,便会引燃考棚,造成火灾。

    虽然贡院内备有水缸,但杯水车薪,外加考棚都是易燃的木板与苇席,火势很难控制。

    贡院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火灾,有正统三年北直隶秋闱,开考第一天,考棚就着了大火。

    天顺七年会试,也是第一天开考的时候,发生了一起十分严重的火灾,烧死了九十多个应试举子。

    对于这种依然由木板与苇席搭建的考棚,一直要到正德六年才有所改变,朝廷花钱修建了砖瓦结构的考棚,并借此机会扩建了考棚的数量。

    万历二年,时任首辅张居正,面对已经破败不堪的考棚,大笔一挥,批了礼部的巨额预算,对贡院进行了一番大规模的整修与再次扩建。

    经过这次扩建,考棚的数量一下子增加到了一万三千多间,首次超过了南京贡院的考棚数量。

    而天启八年的春闱大比,应试举子们作答时的考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