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清洗和战争而落后了。
可科罗廖夫并没有放弃,因为他还在,科研工作组也有不少同事能配合自己,暂时的落后,没有打消科罗廖夫争锋的念头。自信的他明白,自己在就一定会反超。
重回工作岗位的科罗廖夫,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引领了苏联火箭事业的发展。
在他带领下,曾经荒废的火箭事业,被重新捡起来,开始热火朝天的奋斗。
经过数年苦干,时间来到1954年,斯大林离世,相对宽容的赫鲁晓夫成了新掌舵人。
赫鲁晓夫非常欣赏科罗廖夫的才华,在他的大力支持下,科罗廖夫成了苏联太空事业负责人,有了赫鲁晓夫的知遇之恩和大力支持,科罗廖夫干劲更足了。
1954年,苏联政府决定研究制造洲际导弹,科罗廖夫就说,
我们研究的是一个全新的可以运载人造卫星的火箭,为此他呼吁有关部门,可以在火箭研发的同时尝试研发人造地球卫星。
富有远见的他,甚至阐述了未来进入太空,登月甚至登陆火星、金星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这远见卓识,无疑超越时代,也让他进一步被重用。
三年后的1957年8月3日,第一枚果实落地了。
在那一天,科罗廖夫创造性发明了用四台侧挂发动机跟主发动机联动,提高火箭推力的办法,解决了火箭升空后,推力不足的问题,也让火箭有了脱离地球飞向宇宙的可能。
这就是今日不少导弹都有四个辅助火箭的由来,“捆绑式火箭”,应运而生。
同年10月4日,崭新的“捆绑式火箭”,带着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启航了!
向往蓝天的科罗廖夫,完成了小时候的梦想,将人类文明带入了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