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苏俄拯救者瓦西里贝利亚 > 第158章 苏共纪委的成立(2/6)
关键作用的人物——麦赫利斯。

    麦赫利斯是斯大林的私人秘书,深得斯大林信任,斯大林甚至让他担任《真理报》主编。

    苏斯洛夫曾多次向《真理报》投稿。他在文章里经常引经据典,特别是列宁和斯大林语录,他几乎倒背如流,运用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这在当时是并不多见的,因此麦赫利斯很欣赏苏斯洛夫,不但大量采用他的文章,还向斯大林推荐了苏斯洛夫。

    1931年,苏斯洛夫从红色教授学院毕业后,没有继续留在学校教书,而是被调到了中央监委机关和工农检察院工作。

    不过,苏斯洛夫真正引起斯大林重视,还是在“大清洗”时期。

    当时,苏斯洛作为监委委员,被派到契尔尼戈夫指导“清洗”工作。由于他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不久后又被派往罗斯托夫州担任部长职务,继续负责“清洗”工作。

    他工作期间,几乎整个州的领导都遭到了清算和镇压,而他也因此获得高层赞赏,不久后就被任命为该州第二书记,并被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

    那时的苏斯洛夫,同时拥有两张面孔。对待领导时,他笑脸相迎,高唱赞歌。

    对待下级,他却冷酷无情,残酷打压。在“大清洗”运动中,很多地方干部被他判为“人民公敌”“党内的破坏者”等,遭到解职流放。

    这样的做法,使得苏斯洛夫获得斯大林重视,在仕途上步步高升。1946年,斯大林把苏斯洛夫调到中央,担任宣传鼓动部部长。次年,斯大林又提拔他为党中央书记。

    在那一时期,苏斯洛夫成为斯大林讲话起草班子的成员。他在兼任《真理报》主编时,不遗余力鼓吹斯大林的丰功伟绩,把个人崇拜的风气推向高潮。正因如此,苏斯洛夫得到斯大林的极大信任。1952年,在斯大林的提名下,苏斯洛夫成为苏共党中央主席团委员。

    对一个热衷于权利的人,让苏斯洛夫远离苏共中央政治核心圈子,那简直是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在被勒令在家反省的这段时间里,他没有放弃重回苏共中央政权的想法,他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向贝利亚掌控的苏共中央书记处递交18次的深刻反省“检查书”。

    可是苏共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