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苏俄拯救者瓦西里贝利亚 > 第164章 怎么处置李森科?(2/6)
场灾难,将苏联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引向了长期停滞的末路。

    其始作俑者李森科本学识浅薄、无甚建树,却荣居苏联科学院、列宁全苏科学院和乌克兰科学院的三科院士,他以“红衣主教”、首席科学家的淫威独霸苏联科学界多年。

    1930-1960年,在苏联科技史上发生的“李森科事件”实质上是科学与政治斗争、政治权威取代科学权威裁决科学论争

    李森科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毕业于基辅农学院后,在一个育种站工作。

    乌克兰和阿塞拜疆虽然地处较偏南方,但是冬季农作物也偶尔会受到霜冻天气的威胁。

    1929年,李森科的父亲偶然发现在雪地里过冬的小麦种子,在春天播种可以提早在霜降前发芽。

    李森科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称为“春化处理”的育种法。

    即在种植前使种子湿润和冷冻,以加速其生长。

    李森科夸大自己的发现是解决霜冻威胁的灵丹妙药,为此,乌克兰农业部决定在敖德萨植物育种遗传研究所里,设立专门研究春化作用的部门,并任命李森科负责。

    “春化处理”在苏联农业史上曾经有过,李森科对此给予了理论上的解释。

    技术和理论,在指导农业生产上的价值与作用,需要由实践来检验,而李森科推广这种技术,不是依靠严格的科学实验,却是借助于浮夸和弄虚作假。

    李森科从1920年代后期绕开学术借助政治手段把批评者打倒。

    1935年2月14日,李森科利用斯大林参加全苏第二次集体农庄突击队员代表大会的机会,在会上做了“春化处理是增产措施”的发言。

    李森科在他的演说中谈到,生物学的争论就像对“集体化”的争论,是在和企图阻挠苏联发展的阶级敌人作斗争。

    他声称反对春化法的科学家:“不管他是在学术界,还是不在学术界,一个阶级敌人总是一个阶级敌人……”。

    李森科用自我否定的检讨,来改头换面地对学术界知识分子进行攻击,这一手段得到了斯大林的首肯,李森科把学术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

    尽管在乌克兰50多个地点进行了5年的连续实验,表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