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也可以花费一点点代价自己研发,一切要以以后市场发展来确定是否兑换。
不得不说材料这个关卡一直是制约华夏高速发展的拦路虎。
设计方面华夏并不比西方国家差在哪里,唯一制约华夏的就是材料大关。
可惜重生前他并不是材料方面的专家,学的也不是相关专业,就算有心在这方面发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建树。
哪怕背后有系统的支持,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就在徐良思绪翻飞之际,贝州机械厂的工人再次沸腾,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他们在徐厂长的带领下再次创造了佳绩,单月销售额突破可以预见的将突破100万大关。
别说贝州县,就算在天衢市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存在,绝对没有哪一家国营单位,可以在一月内突破100万元的销售额。
如果仅仅是这样,工人自然不会因此沸腾,只因他们敬爱的徐厂长宣布要把之前拖欠的工资全部结清,并且每个人涨十块钱的工资。
拖欠的工资是他们本就应得的,还在大家心理预期之内,但是加工资就不一样了,而且一次竟然加10元,以机械厂普遍30-40的工资,最小的涨幅都达到了惊人的25,多的甚至超过了33。
发工资、加工资,都是徐良的一点笼络人心的小手段而已,万一有人眼红眼下的贝州机械厂,以他这小胳膊小腿可拧不过大腿。
万一真的发生,还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广大力量。
当然加工资也要讲究循序渐进,并不是加的越多越好,25以上的涨幅已经不少,绝对是机械厂建厂以来最大的一次工资涨幅。
车间外,几个组长正在交头接耳的交谈着。
“我就说,跟着徐厂长干绝对可以吃肉。”高山扬声道。
“我记得某人半个月之前似乎不是这么说的,说什么嘴边没毛办事不牢,一个书呆子懂个锤子的机械?”刘长征怪叫着揭短道。
“哈哈,我也记得,当时可就你小子不服气的很,现在服气了,啧啧,山子啊,你不发扬的风格,威武不能屈……”高明举也打趣道。
“滚~要发扬你去发扬,记得当时你的脸色也难看的很,脾气大着咧,记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