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谈及改革,前人的经验也仅仅可以借鉴一二。
尤其是像华夏现在这种复杂的情况,前边是万丈深渊还是康庄大道,除了徐良外,谁也不知道。
徐良盯着黄立军,黄立军也盯着徐良。
两个人就这么对视了几十秒钟。
黄立军没有催促,而是耐心等待着。
“黄主任,对国营单位的改革,我也没有完全的把握,只能说我根据国内外的管理经验,做出的判断,根据我说的来改革,是目前对常规国营单位进行改革的最佳方案。”
“像机械厂、二绵厂、农机厂等二三线的国营单位,与国家关键所在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也就是说就算全部民营化,对国家利益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害。”
“说重一点,就算国外敌对势力,想要从中挑动是非,也不会影响国家大的战略布局。”
“用常言道,这叫藏富于民,国家未来的改革方向,应该还是要把相对不重要的产业链,民营化,彻底市场经济化。”
“领导担忧我也理解,但是我有信心,这条路是正确的。”
“事实证明,过多的干预,并不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发展模式。”
黄立军听的虽然眉头紧皱,却没有打断徐良的话。
“如果依然照现在这个模式发展下去,我大胆的预测一波,不出十年国内经济体制必然会崩溃。”
“我说的这个模式,同样适用于老大哥。”
“毕竟,咱们目前实行的经济策略都是学的老大哥。”
“相信,上边领导能看出,老大哥实行高强度的计划经济,国内已经差不多到了极限,人民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生活并不比我们好多少。”
“但是,我们不能跟老大哥比,老大哥地广人稀,国内资源丰富,哪怕如此高强度的计划经济模式,执行几十年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不行。”
“只一点,我们的人口密度相对老大哥来说,不是一个量级。”
“国内资源也没得比。”
“生产力也有很大的差距。”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进行市场经济改革。”
“首先要鼓励民营企业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