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贝州镇的百姓来说,可以说是大操大办最热闹的一年。
欢声笑语不断,乡里乡亲其乐融融。
徐良并没有在外面跟一众人挤,而是在家中看的。
当然他家今晚也很热闹,满满一屋子人。
门框差点没被挤掉。
83年大型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徐良看过很多遍,哪怕几十年后看也能看的人津津乐道。
作为第一届春晚其艺术性算是比较高的。
出现的演员都是当时的大拿艺术家。
跟后世出演的人不是一个级别。
最后一个节目表演完差不多已经十二点半。
虽然是最寒酸的一届春晚,但却给华夏注入了不一样的精神嘱托。
……
初一一大早人们成群结队开始了挨家挨户串门拜年。
年三十晚上到初一,每家每户是不关门的。
总不能有人前来拜年,还要敲门吧。
因为都有守岁的习惯,一早就要下饺子,当然也有过完12点就下饺子上贡的。
下完饺子上完贡,先给爷爷奶奶拜个年,家里晚辈给长辈挨个磕头拜年后,就要联络感情去了。
人丁单薄的,这个年下来,膝盖怕是要秃噜皮。
大家族几十上百人的,你还可以打个马虎眼,跟在后面装装样子,个人,十个八个的肯定是要进屋的,磕就要磕个实在的。
徐良自然也入乡随俗。
先是去了老厂长马建功家,给老厂长拜了个早年。
随后就是厂里熟悉的几个中层干部,家中长辈也都一一拜访。
转下来,也是一两个小时以后。
更不要说那些一转就转大半个村子的。
这种民俗也不知道碍了谁的眼,莫名其妙就被取消了。
后世过年可就没现在这么有年味咯。
毕竟过年过的是人情味,你都不拜年了,哪来的人情味。
过年也就流于形式,没有那个味道了。
徐良看着人来人往,乐呵呵随意打招呼:过年好啊。
很简单、很质朴的一句话,却代表着人情冷暖。
一方有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