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里那已经是短程弹道导弹的射程。
好家伙,联装发射短程弹道导弹,一次性齐射十数枚,世界军工史上也没有人敢有如此不切实际的想法。
徐良自然知道,不可能仅凭这点说辞就说通在座的诸多浸淫军工几十年的专家教授们。
其实徐良来之前,还在想着如何才能让他脑海中的新技术,以最快的速度转换成华夏的军工实力。
按部就班来的话,仅靠他自己弄,发展未免就有点太慢了。
既然这么多武器研发方面的专家教授都汇聚于此,那么他何不现场输出一波。
宋玉明看到徐良一脸的认真,说的十分笃定,并不是心血来潮信口开河,逐沉声道:
“徐良,虽然你不是军人,但现在可是在军营之中,你可知道军中无戏言。”
徐良自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别说三百公里,就是六百公里的远程火箭炮系统他都有十分详细的技术资料。
宋玉明问出了在场所有人的顾虑,俗话说吹大气谁不会?你要拿出真材实料才能说服我们认同你说的不是大话空话。
徐良淡定的走到这间会议室的黑板前,先是对着宋玉明道:“首长,接下来我要说的涉嫌绝密资料,所以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宋玉明闻言,看了眼常兵,常兵心领神会,立刻站起来走了出去,立刻安排人把这座会议室列为禁区,会场被严密控制起来。
徐良趁着这个空档,开始在黑板上板书。
很快一整张黑板便被一连串的公式、简图所填满。
明显一张黑板根本不够用的,很快,宋玉明就让人送进来临时黑板。
开始张文远等人还一脸的愤慨,但是随着徐良板书进度,会议室内的诸多大佬,已经开始从身上拿出笔,开始验证徐良黑板上所出示的公式正确性。
等徐良再次停下来时,会议室中已经摆满了四五张新搬来的临时黑板。
所有人已经没有了之前那种复杂的神情,变得都十分的专注。
张文远顿时感觉这种情景似乎在哪里见过来着?
对了,去年他率队来贝州时,也被徐良这小子这么表演过几次。
好吧,他还是犯了教条主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