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棣觉得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只是才刚刚开始而已。
要是大明也可以利用公司这样如此聚集财富的利器,那朝廷对此的反对力量也不会这般了……不仅如此,在国内和国外都进行,那大明岂不是……
想到这里,朱棣脑海中掀起剧烈的风暴。
他忽然想到宋朝……虽然除了开国皇帝之外被赵光义夺得皇位以后皇帝都很窝囊,打了胜仗居然还掏岁币讨好金国和辽国,稍微有点能力和决心的皇帝还都短命,武力本来还能有与邻国抗衡的契机,结果将领还被“莫须有”的罪名清除掉了。
但是……宋朝真的好有钱啊!对啊!宋朝的海外贸易都如此的繁华,他忽然意识到这一点。
郑和下西洋也可以不只是完成自己的政治目的,大明也要随着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继续扩大贸易规模。
上次郑和回信自己所带领的船队已经远航至中东和东非了,如果也发展贸易,贸易的规模肯定比宋朝还要大!
所以,对外一定不能实施绝对的海禁政策,即使为了沿海的稳定。
朱棣由此断定可是有的放矢,因为他敏锐的捕捉到天幕的背景中出现了和华国很不一样的建筑,这个和来自西方的人的描述是一致的。
这意味着什么他自然而然的明白了!
这样的制度的建立都来自于西方,那些人肯定也累积了巨额财富……钱多了,心就不安分了!那明朝岂不是……
他在这一刻仿佛意识到了什么,眉头紧蹙,眸中带着寒光。
清朝。
康熙帝看到这里,心中产生诸多波澜!
重农抑商不仅是国家政策,也是思想认知。为此,他一向觉得自己这个爱做生意的九儿子简直就是不务正业,甚至被大臣上书谏文有好几回,理由都是“与民争利”!
但这叫‘公司’的制度居然可以造就对比赚钱的累积,可以和国家放在一起比较?!甚至有很多居然还超越国家的财富?!
而且,世界上居然有一百多个国家?!
但他更多的关注还是在赚钱的本事上。公司这样的制度赚钱实在是太让人难以相信了!
“此种聚财良策,一定要详加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