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一怔。
“国务院?!”朱元璋重复了一遍这个词,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此谓国家处理政务的地方?!这很有意思啊!”他又点了点头,暗暗赞叹这个名称设置的好处。
未来的朝廷原来是有这么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处理国家大事,这种设置不仅简洁明了,还体现了高度的组织性和效率。
朱元璋转过身,看向站在一旁的诸位儿子,特别是长子朱标。
他心中充满了对朱标的期望,这位自己的这个儿子不仅聪明伶俐,而且深得他的信任。
朱标所展现出来的能力也在告诉所有人他真的德才兼备,是大明合格的皇权继承人!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问道:“尔等对于后世管理官员的编制制度有何理解啊?”
话音刚落,朱标便走上前,朱元璋看到朱标的动作。
而即使此时的朱标还没有出声,朱元璋的脸上已经带着满满的自豪和骄傲了。
因为,朱元璋已经从他的表情中感受到了他的自信。
朱标站定后,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朗声道:
“父皇,儿臣认为,后世的编制制度对于冗官有极大的好处。
中央在管理总数,地方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处置,这样既保证了中央的统一领导,又赋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权。
这样一来,国家的治理之中,官员的数量既能保持集中统一的方向而朝廷又可以满足其供养,还能灵活应对各地的实际问题。”
朱元璋听了朱标的回答,心中甚是满意。
他点了点头,赞许道:“你言之有理。
后世的编制制度确实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设立‘国务院’这样的中央机构,确保了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在编制上固定官员的总额;
同时,地方也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这种上下结合的方式,既能提高行政效率,又能避免冗官问题。”
朱标见父亲如此赞同,心中更加自信,继续说道:“不仅如此,儿臣还想到,后世的官员编制制度应该也非常注重监督和考核。
之前孟棠姑娘在做题的时候就有出现‘权责一致’,这说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