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烈火燎原
第二期民报的发行,宛若在平静的湖中投下了颗深水炸弹。
整个绍兴府都沸腾了。
报纸完全脱销,仅仅绍兴城就卖了快八千份。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外地商人看到了商机,他们纷纷前往报社要求购买大量的报纸,甚至连第一期他们也要。
在绍兴,一份民报才两文钱。
他们转卖到其他地方,五文钱都能轻易脱手,这转手就是两倍半的利润。
要知道在上海,一份报纸普遍要十文钱。
若是他们也卖十文钱,那就是五倍的利润,这让他们如何不兴奋。
兴奋地同时,他们也暗骂民报傻逼。
价格定得这么便宜,完全是亏本吆喝,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他们得尽可能地多薅羊毛才是,等以后倒闭了,亦或者涨价了,那这钱可就没得赚了。
张幼楚抿嘴一笑,缓缓点头道:“嗯,他不仅才华横溢,更有颗炙热地爱国之心。每次读他的爱国诗,我都有种无法呼吸的感觉。”
新文化运动来得太快,也来得太猛,在无数人错愕的时候已经遍及了全国。
竞雄社是秋瑾创建的,成员也全部都是年轻女子,最差都是地主家的小姐。
秋瑾面容姣好,腰杆笔直,英气飒爽。
五天的时间,西门要吹雪、陶耳山人、鲁迅三人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名人,特别是西门要吹雪,更是受到了青年们的追捧,被尊为新时代的先锋。
殷诗诗没有注意张幼楚的神情,因为秋瑾来了。
殷诗诗崇拜地说着,美眸中闪过丝丝异彩。
上海《时务报》主笔梁启超,看到几期民报后大为震惊,同时更是欣喜,他似乎看到了一缕曙光出现在黑暗的黎明前。
后来有些天,她还故意带着丫鬟重走那段路,可再也没有遇到那人。
大家一起讨论诗词文章,亦或者交流读书心得。
至今,每当闭上眼睛的时候,她脑海中总算会浮现那双温润如玉的眼睛,以及那张俊朗脸庞上的阳光笑容。
于是在他们的指示下,各地变法学会纷纷支持新文化运动,报纸采用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