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开海之策来说,”
贾琮微微一顿,条理清晰地分析道,
“虽说推行过程中会面临海盗倭寇的侵扰、沿海势力的阻挠等诸多难题,可一旦成功,海外贸易带来的巨额财富与先进技术,必将如同一股源源不断的清泉,为我大乾注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弘元帝微微颔首,对贾琮的话深表赞同,可眉头却依旧紧紧地锁着,忧虑之色不减。
“话虽如此,朝堂之上,守旧派的势力早已根深蒂固,他们必定会以祖宗之法不可轻易更改为由,极力反对;还有那些沿海的世家大族,开海之举定会触动他们的既得利益,必然也会想方设法地百般阻拦。”
“陛下,革新本就意味着要触动旧有的利益集团。”
贾琮言辞恳切,目光中透着坚定与自信,
“但只要陛下您下定决心,广开言路,将变革的好处和意义向天下臣民讲得明明白白,再辅以雷霆手段强势推行,那些所谓的阻力,便不足为惧。”
贾琮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灼灼,自信地说道:“如今国库空虚,依微臣之见,我们不妨先集中精力把琉璃工坊建立起来。等工坊运营起来,有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再顺势推行其他策略,到那时,一切自然会水到渠成。”
弘元帝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忍不住赞叹道:“贾爱卿考虑得如此周全细致,当真是我大乾之幸啊!既然如此,这琉璃工坊之事,就全权交给你去操办了。”
贾琮连忙跪地,神色恭敬,言辞恳切:“陛下放心,微臣定当不辱使命,全力以赴!不过,为确保琉璃工坊能够顺利建成,还需陛下予以支持。”
弘元帝抬手示意贾琮起身,和颜悦色地说道:“但说无妨,只要是有利于工坊之事,朕定会全力支持,为你排忧解难。”
贾琮起身,神色认真:“其一,工坊前期筹备,需大量资金用于购置场地、设备以及招募工匠。还望陛下能先从内务府调拨一笔启动资金。”
弘元帝微微点头,不假思索地应道:“这是自然,朕会即刻吩咐内务府尽快安排此事。朕让李全福去办,他是内务府的管事,办事得力。”
“其二,”贾琮接着道。
“工坊所需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