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受损伤。”
弘元帝眯眼,声音低沉:“白莲教余孽猖獗,竟敢谋害朝廷命官,胆子不小。幕后主使可有眉目?”
他目光如炬,直视贾琮。
贾琮沉默片刻,低声道:“陛下,臣审问刺客,供词指向江南盐商,然背后似有更深势力牵连……”
他停顿下来,未再多言,心中暗忖。
北静王水溶或位高权重,且与陛下关系不明,无真凭实据,如何轻启齿。
若贸然言及,反恐自陷被动。
弘元帝见他欲言又止,眉头微皱,却未深究,只沉声道:“此事不可轻视,贾爱卿,既有线索,便细查下去,务必挖出根源,朕要个明白结果。”
“臣遵旨。”
贾琮叩首应下,心中思量更重。
不多时,戴权匆匆回殿,手捧一柄乌黑长枪,枪身线条流畅,枪口隐隐寒光闪烁。
他恭敬呈上:“陛下,燧发枪已取来。”
弘元帝起身,接过细看,抚摸枪身,赞道:“果真精巧。”
他转头看向贾琮,“此枪威力如何,空言难证,爱卿随朕去殿外一试。”
贾琮忙道:“臣遵命。”
两人步出御乾殿,来到殿外校场。
校场空旷,晨风拂过,几名内侍迅速搬来三具木靶,依次立于远处。
弘元帝将燧发枪递给贾琮,沉声道:“贾爱卿,试射几发,让朕见识其连发之威。”
贾琮接过长枪,熟练装填火药与弹丸,燧石轻叩,动作干净利落。
他眯眼瞄准,扣动扳机,“砰”一声巨响,火光乍现,第一个靶子应声炸裂,木屑飞散。
他手不停歇,迅速再装填,“砰砰”接连两声,又两具靶子接连粉碎,枪声响彻校场,余音回荡。
弘元帝瞳孔微缩,朗声笑道:“好枪!连发如此迅猛,果然不凡!”
他拍了拍贾琮肩头,语气欣慰,“贾爱卿,此枪威力不俗,若能量产,可解九边之危?”
贾琮闻言,拱手回道:“陛下圣明,臣此次携邬思瑶及粤海工匠入京,正是为此而来。臣恳请陛下下令建造火器工坊,召集匠人改良量产此枪。若得朝廷支持,年内便可初见成效,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