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体会到“神明”的精髓。
其实,关于神明的内涵,《系辞》本身已经在下文从根本上作了说明。它说:
《乾》《坤》,其易之门耶!《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孔子把《乾》《坤》比喻为周易的门户。(乾》阳《坤》阴,阴阳相交,两情相得,或刚或柔,自成形质,借以表现天地的造化,融通阴阳隐显的德性。这样,从天地阴阳的造化来讲神明,便使人从根本上认清了它的实质
所以,《说扑传》里所调“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神明而生蓍”也无非是说,古时圣人作《易》时,是暗中帮助天地造化的阴阳用两面的功能而发明出蓍草占筮的方法,其中神明一词,与上面说过的意思相同,不必重复。
芳子:我记得,《系辞》里还有一个“神明”,似乎表示一种动作。
是的,就在下面这段话里:
”(圣人)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意思是,圣人通晓大自然的法则,同时察知人民的的情况,于是开创玄妙的善占,借以引导人民使用。圣人为此进行修高自戒,诚心诚意,以便充分发挥易占或阴或阳奥妙而显赫的功用。“以神明其德”的神明是动词,换成使动句法,就是“使之神而明”。使什么“神面明之”呢这一点大体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圣人使自心神而明之。
陆绩说:最人以着神知来,沿内避因,即以此话齐其身我市用”。惟其吉面局行,举不违失,其德富感,见称神明,故日神明其德也。”(《周易集解纂疏》)
朱熹也持此说,他说:
“圣人--青戒以考其占、使其心神明不圈,如私神之能知来也。”(《周易本义》)
《周易全解》的注释是:
‘神明其德’意思是说提高思想水平能达到最高的程度。
《周易辨证》的译述是:
“应验如神地彰明自己的道德。”
但是,孔传并不用神明的概念来称颂人的修养,只是用它来显示天地造化、阴阳变化的奥妙功能,赞美周易的内容具有这样的功能。前边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