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宇宙风云 > 第165章 天地之合德(2/5)
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如荀爽认为,“与天合德,谓居五也;与地合德,谓居二也。(孙星衍《周易集解》)意思是,此句所指仅为《乾》卦爻辞中的大人,九二之“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大人居二位,与地合德。九五交之“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是大人居五位,与天合德。这种解释,就是把《文言》所谓大人仅限于《乾》卦,这显然是片面观点。理由很简单,倘若从这个观点出发进一步推论,那么下文的“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云云,却又远远超出《乾》卦的范围。前后脱节,无法理顺。《周易正义》引庄氏所说:“谓覆载也”,以及《周易集解》案语所谓“抚育无私,同天地之覆载也”,虽然讲得并不完善,但意指一般的天与地,亦即周易整个体系中的天与地,应该说,这是正确的看法。

    但所谓天地之德,究竟指何而言,自来说法不一。除“抚育无私”的覆载之说外,程顾的“合者,合乎道也。天地者,道也”(《易传》)之说,是传统的标准观点。朱熹虽讲了“人与天地鬼神,本无二理,特蔽于有我之私,是以梏于形体,而不能相通”(《周易本义》),欲以理字贯通大人与天地之合,但接下来又讲“大人无私,以道为体”,仍将天地之德归结为道,并无新意。张载的说法是“浩然无间,则天地合德”((横渠易说》),以气之融一为说,亦语焉不详。说得较为具体的是王夫之。他的《周易外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夫《易》,天人之合用也。天成乎天,地成乎地,人成乎人,不相易者也。天之所以天,地之所以地,人之所以人,不相离者也。易之则无体,离之则无用。用此以为体,体此以为用,所以然者,彻乎天地与人,惟此而已矣。故《易》显其用焉,”大意是说,周易之功能在于天地人合一而用,强调人与天地合德为周易之精髓。关于德是什么,他在下文提出《乾》以纯奇面“居天下之至易”,《坤》以纯偶而“行天下之至简”,“天乘《乾》德,自然其纯以健知矣;地含《坤》理,自然其纯以顺能矣。”以易、简、顺来点明《乾》《坤》之德,即天地之德。以《系辞》的观点来阐释天人合用说,实际是以孔解《易》,以孔解孔。虽非直接诠释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之句,但其内容却与此息息相关,只是说法稍为具体一些。来之德以独抒所见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