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宇宙风云 > 第178章 先天与后天(2/3)
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这段话虽是对《大有》上九爻辞的解释,但爻辞是表达人事的,解释也离不开人事。所以顺字阐明天人合一的道理,正是上述“行人事合天心”的表述。天的概念表达得最鲜明是《革》卦的《彖》传“顺乎天面应乎人”、革命之顺天应人的天,当然不是指天帝天神,而是指与人相应的客观力量,具体说,也就是们然存在的大自然、社会与历史潮流汇合成的合乎规律的不可抗拒的积极的客观大势,顺者昌,逆者亡。它与神秘的超现实的带有感情和幻想作用的主宰,毫无共同之处。这就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中的天字意义。

    先天,是在天之前,即在客观形势的发展尚未到来之前。此时,预见形势到来之联兆而采取行动,推动形势的发展,这就叫作先天而行事。反过来的“后天”,是在天之后,即客观形势已经到来,适应形势(奉天时)而推动形势前进,这叫作后天而行事。先天行事面符合天势,所以天势与己身努力并不违拗,谓之“先天而天弗违”。客观形势业已到来,自已承应形势,顺势行动,与天势的发展,正相适应,谓之“后天而奉天时。”

    这里出现一个问题:奉天时的时字应作何解。《周易全解》释之为“时势”,似不妥当,因为先后天的天字,已经具有时势之义,无须赘以时字。天时应是两个词,即天之时,而不是一个词。把它视为“天时、地利、人和”之天时,就这段话的全文来看,显然与原意不融洽。至于《周易译注》,则把天解作“天象”,把“先天”解作“……自然界尚未出现变化时,豫先采取必要的措施”,把“后天”解作““……自然界出现变化之后,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又把天时视为一个词。说它是“指大自然的阴晴寒暑等变化规律。”这样以自然界的气象变化和人所采取的事先事后的措施,来解释这里的天人关系,显然大大缩小了天字的意义,歪曲了时字的含义。

    如上所述,这里的天实际是指天道,即指按规律运行的客观形势而言。那么,奉天时的时字在此处是什么意思呢想弄清这一点,还得取之于周易。“时”为(易》蕴之重要概念,孔子(包括孟子)极重视“时”的思想,《易》传中出现57次。《系辞下》云:“变通者趣时者也”(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