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飞花洛阳城 > 第97章 上官婉儿之死(4/6)
 上官婉儿面如死灰呆呆地坐在那里,不停地梳理着自己的秀发,一言不发。

    是啊!上官婉儿在度过了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的危机后,更致力于辅佐朝政。设立修文馆,“盛引当朝词学之臣”,是相当富有政治智慧的手段。

    据《大唐新语》记载,上官婉儿“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这虽然主要是为了扩充自己的政治力量,然而,此举也促成中宗朝宫廷诗创作日益繁盛的局面。

    《景龙文馆记》是这样评价上官婉儿的:“至幽求英俊,郁兴辞藻,国有好文之士,朝无不学之臣,二十年间,野无遗逸,此其力也”。借助显赫的政治地位,通天元年之后的宫廷文坛上官婉儿成为拥有绝对大权者。张说的《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也说,“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宿构……

    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专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响……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嘉猷令范,代罕得闻,庶姬后学,名呼何仰”。用“两朝专美”一词形容上官婉儿在武则天和唐中宗两朝的显赫地位,实不为过。

    在设立修文馆期间,天下诗文才子云集京师,上官婉儿便邀请他们入修文馆,摛藻扬华。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连流竟夕,醉不思归。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对文臣才子所作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

    当时,朝野上下,吟诗作赋,蔚然成风。韦后本不工诗,就由婉儿捉刀代笔,文臣才子们也明知非帝后亲笔,但当面只好认她自制,格外称扬。

    四十六岁的上官婉儿,虽然人到中年,但是白皙的皮肤,美貌的脸庞似乎没有经历过人生的沧桑,古人形容有才有德的女人一般很少写容貌,可是这个大唐第一才女是个从小天资聪慧,长大温柔端庄,处事条理清晰,文采飞扬清新的奇女子,但是她也是个贪图权欲太重,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官痞。所以说人都是双面的,这个论点可能至今还有人不敢苟同,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她的感情是悲哀的,一生没有遇到过真爱,她的初恋是太子李贤,豆蔻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