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日后。
经过多方势力的角逐,汉灵帝钦点的新军,西园八校的最终名单,新鲜出炉!
最高统帅:
无上将军,孝灵皇帝,刘宏!
统兵校尉:
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
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
下军校尉,屯田校尉,鲍鸿。
典军校尉,议郎,曹操。
助军左校尉,赵融。
助军右校尉,冯芳。
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
右校尉,淳于琼。
若是只看名单上名字,当然是看不出来其中的门道。
可若是将名字背后的,那各自代表的势力,一一梳理清楚,那便能大致看明白,大汉朝堂之上的格局了。
首先,是宦官集团,也就是俗称的阉党。
蹇硕,小黄门,阉人。
曹操,祖父曹腾,大长秋,阉人之孙。
冯芳,岳父曹节,中常侍,阉人之婿。
其次,士大夫集团,也就是俗称的清流。
袁绍,汝南袁氏,士大夫。
鲍鸿,大司农张温门下,士大夫。
夏牟,谏议大夫,袁氏门下,士大夫。
淳于琼,袁氏门下,士大夫。
最后,军方势力。
赵融,凉州人,边军出身。
朝堂力量,假设有八分。
那么宦官集团,士大夫集团,军方势力,粗略论起来,差不多就是三比四比一,这种格局。
当然了,这也仅仅只是表面上。
实际情况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就比如说,曹操之流,明明属于天然的阉党阵营,可偏偏,整日里跟着袁绍厮混。
又比如说,袁绍此人,明明是士大夫集团公认的下一代扛鼎之人,却又偏偏表现的事事以何进马首是瞻。
再比如说,边军势力的代表赵融,在名单公布的当天夜里,正于家中秘密接待一位,来自宫中的贵客。
“蹇公大驾光临,在下有失远迎,见谅见谅!”
赵融对于眼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