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迁太尉,领前将军事,加节传斧钺虎贲,更封郿侯。
——《二十四史卷七十二》
—————————————————————————————————
四月十三,雨。
已有数日,未出过营帐一步的董卓,摩挲着胸腹间,新结出来的痂。
伤势的明显好转,并没有带给他好心情。
“洛阳米价,已涨至三千钱一斛,而弘农杨氏粮仓里的米粮,却多到可填平洛水……”
董卓阴沉着脸,咬牙切齿的样子,很像饿急了眼的狼。
“不过是囤积居奇,待价而沽罢了。”
及冠之年便举孝廉,短短几年后便辞官挂印的贾诩,早就看透了世家大族凉薄的本质。
“咱家……欲开常平仓!”
董卓气急败坏的话,听得贾诩眼皮一跳。
“开常平仓,得有天子下诏。”
贾诩望向董卓的眼神中,多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那就,让天子下诏!”
董卓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那……是让现在这位下,还是等大局已定后,让将来的那位……来下?”
以董卓族姑母,董后扶养的陈留王,取代少帝,本是来洛阳之前,便已定下的计划。
而开仓放粮,则又是难得的,收割民间声望的良机。
若从功利的角度来看,让新继位的刘协下诏,肯定是最为恰当的。
若是让在位的刘辩下诏,则势必会对将来的废立,起到一定的影响。
毫无疑问,废掉一个在民间拥有良好声望的皇帝,必定是会给董卓,带来更多的骂名。
哪怕这开仓放粮的决定,事实上,出自董卓。
贾诩平静的,等着董卓的决定。
通晓全盘计划的董卓,当然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决定,将对未来的废立大局,产生什么样的阻碍。
“让刘协那小子下诏?且有段日子哩……”
董卓喃喃自语,低声嘀咕了几句后,一咬牙,大声嚷嚷道:“直娘贼!不等了,就让刘辩那小子下诏!”
“主公……”
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