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秋了。
他的心中仍充满着悲伤、仇恨,无法消却、无法释怀。
云台山上,少年不知疲累地挥舞着手中利器,剑光四散,真气狂涌,却始终未及那日危采薇真气十之一二。
江晚山静静地走来,今日他带来一埕花雕。
民间传说,凡有女儿者,在女儿出世之日便要埋下这么一坛酒,出嫁之日挖出,芳香四溢,便是“女儿红”,若女子早夭,提前启封,这酒液便酸涩无比,唤作“花凋”,此后经由酿酒者改良,便有了今日之花雕。
“我是不是不该有恨?”李清幽悲切而迷惘地问道,“不该让这些冗余的情感侵占内心,以至无法全身心地专注于剑。”
“不,不对,”江晚山说道,“情感并不是多余的,你生而为人,自然会有人的情感,假使刻意去压抑,反而难成气候。”
“可是……”李清幽欲言又止。
“也许你该出去走走,到各处转一转。”江晚山道,“我听雨楼的耳目遍布各地,一旦有消息,自有人知会你。”
李清幽点了点头。
“可我该去哪里?”李清幽问道。
“我倒是有个好去处。”江晚山从怀中掏出一本书递给他,“不知你愿不愿意去?”
李清幽视之,“武林风物志”几个大字映入眼帘,稍稍翻阅几页,发现此笔者言辞犀利、眼光独到,对江湖各派的武功、兵器都有着极深的理解,与《江湖风云册》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这〈武林风物志〉上面所记载的英豪众多,不知你想引荐哪一位与我?”李清幽问道。
江晚山摇了摇头,“哪一位也不是。”
“那这是意欲何为?”李清幽不解道。
“一个朋友。”江晚山淡然道,“听说他最近有些麻烦,想托你去看看。”
“他叫什么名字?”
“百里万通。”江晚山答道,“他近来在金陵一带算命,应该不难找到他。”
李清幽将这名字在唇舌当间滚了一圈,颇感熟悉,翻看那《武林风物志》,却横竖找不见。
突然,李清幽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一般,将其往前翻,竟在扉页看到了这名字。
武林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