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个,柴皇城一边叹气一边忍不住摇头,扭头瞥了一眼正盯着他们看的柴进,他一口把杯中的酒抽干,
“贤婿,如今你我一家人,这事和你说了也无妨。”
当下,柴皇城便将他和柴进恩恩怨怨说了一遍:
柴家祖上为后周最后一位皇帝周世宗柴宗训,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柴宗训被迫禅位。
为了安抚柴氏家族,同时也显示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和宽宏大量,宋太祖赵匡胤这才赐予柴家丹书铁券。
柴家子弟做不了官,转行做起了生意,凭借其殷实的家私以及丹书铁券的护佑,上百年来倒也活得逍遥自在。
转眼到了柴峰这一代。
柴峰有两个儿子,长子柴皇天,也就是柴进的父亲,次子便是这柴皇城。
自古以来,两个儿子的人家中,老二普遍都比老大精。
这柴皇城也不例外,自小就善于察言观色,讨人喜欢,因而倍得父亲柴峰的喜欢。
柴峰并不是个善于搞平衡的父亲,他的区别对待反而让柴皇天和柴皇城两兄弟生出间隙,时间一长,这种间隙越发的明显。
柴峰在世时还能压制两兄弟,但柴峰一旦去世,这种矛盾就再也掩饰不住。
柴峰死后没几天,柴家两兄弟就大打出手,也正因为此事,柴皇天要求分家另过。
财物等还好说,但丹书铁券只有一块,不管给谁,另一个都不会同意。
柴皇天认为,他是家里嫡长子,家族宝物理应由他继承。
柴皇城则认为,父亲柴峰遗愿是由他继承家主之位,即使分了家,那丹书铁券也应由他掌管。
两兄弟僵持不下,最后,在族中其他长辈的撮合下,定下了一个比斗事项:
以一年时间为限,柴皇天和柴皇城谁更能赚钱,那丹书铁券就有谁掌管。
这比斗看似公平,但实际上柴皇城占了大便宜,他深受柴峰的喜爱,柴峰的资源和人脉关系也都下意识的倾向于他。
一年的比斗结束,柴皇城毫无意外的获得了胜利,得到了丹书铁券的掌管权。
抑郁失意的柴皇天一气之下搬离了高唐州,带着妻儿独自去了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