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京中早传遍了,定安侯府贺二夫人失踪,贺家找人已经找得满城风雨。
满上京的富贵闲人正等着看热闹,想看看这回定安侯府是找回活人来休妻,还是捞具尸首回来,彻底坐实贺玉京克妻的名头。
那守城兵嘴上客气说着,贺翰林接夫人回家,心中早不知转了些什么或肮脏,或幸灾乐祸的八卦。
如今听贺玉京这样一说,就知道这回热闹怕是看不成了。
不仅热闹看不成,怕是又要让人眼红了。
小人物的聪明或许没大本事,但最擅察言观色审时度势。
果然,那些听闻贺玉京接人回京的消息,还没彻底在上京城传开,皇帝的褒奖就下来了。
除了些金银财物的赏赐,更是贤、良、淑、德、忠、义、仁、善等极尽溢美之词,将何蓁夸了个遍。
甚至为何蓁开的济慈院,亲自题了字——“巾瑛堂”。
不是吧?
至于这么夸张吗?
那些人想也知道,不是孤儿就是流民,哪里配得上这样给人捧上天的嘉奖?
笑话是看不成了,酸味儿倒是冒得到处都是。
“有什么不得了的?这天下什么时候没有灾难,没有流离失所之人?”
“倒是会些沽名钓誉的手段。”
“陛下爱才,不过是为着臣子名声着想。”
“是啊,陛下青睐贺翰林,大概是怜他‘克妻’,不好在这种关头休妻罢了。”
“……”
把心中的酸溜溜,互相咀嚼安抚后,众人总算说服自己,成功找到些心理安慰。
有了安慰,也就无人再关注何蓁这朵浪花,重新将注意力放回“高等”的贵族生活中。
可惜他们的视线还没完全转过去,贺玉京兼领吏部侍郎的消息,就从皇城中传出。
脑子反应快的人,这才恍然大悟。
给贺二夫人嘉奖,哪里是为了什么名声挽尊,明明就是在提前抬贺玉京的身价。
今日是吏部侍郎,明日就是吏部尚书。
只要贺玉京不作死,入内阁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至于为什么在这个当口变动呢?
除了当事人,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