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李安然目光扫视过在场的所有人,语调沉稳地道,“从明天,或者说从现在开始,各位的主要工作就是跟我学习如何在室内高效地培育作物。”
“三位男生将会负责大部分体力劳动的任务。而我的爱人将会以其细腻的心思和细致处理那些需要细心操作的具体事项。”李安然继续说明分工。
“但我要特别说明一点,无论你们做的是哪一行的工作,涉及室内栽培养殖的所有过程,你们都得学,都得会!”
“只要这个项目能成功,将来必然需要许多技术人员。”
“如果你们想脱离田间劳作的生活,那就专心学习、用心学习,到时技术水平达标的人会被县里聘为技术员,想必你们也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李奎勇他们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旦成为技术员,尽管可能会辛苦一些,需要去各个村子支持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但对于还在土里摸爬滚打、常常连基本生计都难以保障的人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因此,对李安然提出的条件,没有人提出异议。秦岭和李奎勇心里还另有打算,但没有对其他人提起。
简单的介绍过后,李安然立刻带领大家动手。一个又一个的架子在窑洞中搭建起来,紧接着是安装滴灌系统,用于精确浇水。
只需把水倒入专用容器,水便会顺着导管及孔洞持续滴入每一个培养箱中。
随后是安设供暖炉,因为这里是陕北,冬天十分寒冷。
即使窑洞本身具有保温隔热的优势,但对于过冬来说还是不太够,寒冷季节必须依靠炉子加温和烟炉排布来维持室内温度。
此外,在炉子上放一小壶水不断加热,能借助产生的水蒸气保持窑洞内的适宜湿度。最后则是更换正门窗户为玻璃材质,以提高光照条件。
事实上,对于这种传统的居所而言,最头疼的就是光线不足。李安然手中有一个神奇的物件叫做“日光水晶”,它看起来像块水晶,但在日光下可以储存阳光,带入阴暗地方后又能发出太阳般的光芒,能满足窑洞数天的照明需求。
尽管其效能与所需的光照面积和亮度密切相关,但这个设备显然不便于公开,李安然还准备了其他的解决方案。
他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