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我的格局你们不懂 > 第363章(1/5)
    不久,众多民众聚集在车队周围,显得格外好奇。马谡也策马追上了杨仪,二人谈论荆州旧事,马谡还谈到了关于云旗一事。

    “诸葛军师派威公考核云旗,现在答卷已经带回,可为何再也不提这事呢?大概是顾及二将军的脸面吧!”马谡笑着说道。

    杨仪却不置可否,只是暗中感叹:云旗才华出众,连诸葛军师都觉得难以驾驭。这时文武百官们也在热烈讨论,赞叹诸葛军师设立商务署解决物价高涨问题、空城计吓退曹军等成就,声望达到顶峰。

    此时一个尖锐声音打破了平静,“为什么左将军还不分发这沃野千里的土地?功臣们都翘首以待啊!”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不同派系各怀鬼胎,尤其是益州本土势力最为不满。忽然有人问道今天的祭拜对象是谁。众人猜测良久,终于有人说可能是刘璋的父亲刘焉,因为他也曾与刘备同是汉室宗亲,祭拜合情合理。

    与此同时,诸葛亮和刘备同坐在车内商议要务。

    “天地间,人为重,设君牧民,建立规则。无论曹操怎样狡诈,在他的诗作里也不忘表达‘立君牧民’的重要性。”刘备感慨道:“若曹魏仅存一代二代,宗室和士族足矣,但若要长治久安,必须尊重黎庶。”

    他递上一封竹简给旁人,“这是建安五年颁布的《租调制》,它调整了大汉四百年的口赋政策。不查不知道,一查惊人。”

    此话一出,气氛凝重了起来。诸葛亮与刘备曾专注于内政和防御外敌,未深究曹魏新政,然而这些措施却改变了大汉的根基。

    一封由关云旗提交的报告让刘备与军师诸葛亮首次注意到了“废除人头税”以及实行“摊丁入亩”的概念。这引发了他们对曹魏的农政与田赋制度改革的兴趣,也令他们意识到,在这些政策方面,曹魏已经走在了他们的前面。

    曹操实施的新《租调制》部分取代了按人口征收的人头税,改按户征税,即固定数量的税收分配给每个家庭,并规定每亩土地收取四斛谷子作为地租,每家每年征收绢两匹,不再随家庭人口变化随意增减。这种变革显着减轻了家庭因人口增长而增加的负担。此外,对比汉朝的附加税费如秣税和稾税,曹魏的新制度在某些方面更显优势,获得了更多民众的支持。